缅甸民间习俗(三十九)成家立业人文习俗——(二)缅族糯米糕习俗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民俗 发布于2017-02-02 14:33:48 共2415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甸民间习俗(三十九)成家立业人文习俗——(二)缅族糯米糕习俗

作者:新彪尊旺登。

译者:丘文  

(一)缅族糯米糕习俗

依靠农产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缅甸民族,也用这些资源制做了日常消费的零食品。“莫姗”糯米糕可以说是主要食品,亦可归零食类。其实“莫姗”的料是糯米谷,人们把成熟的糯米做成糯米饭,用糯米粉做各种糕点,从而想到用嫩糯米花,试着制作其他食品而出现了“莫姗”。

做“莫姗”的糯米谷料,要比“诺艺克”灌浆后稍长一,二周的糯米谷,从田里刈下糯米嫩谷,到家踩脱谷粒后立即放入铁锅,铝锅,土锅炒至刚熟为止。炒熟的糯米谷立即入舂,手舂具没法换春槌,脚舂具却可以换槌。不能用舂米谷的大槌,要用舂糕粉的小槌轻捣。脚舂具或手舂具都会有一位掏扒手。按槌子上上下下的节奏,当槌子上扬时掏扒臼中的物料,掏扒时还得顺手翻转舂臼中的谷子,沾在臼壁的要把它送入臼中。

舂糯米谷是件快乐的事,那家<咚>地一声响,这边向<咚>的一声回应,真个悦耳沁心。因为有给人沁心的感觉,所以为了使这声音更响更大,人们在手舂下垫了干椰壳。

舂好后把谷壳筛出,留下可用的“莫姍”,可以长年保存。因为是炒熟了的,不怕馊腐。须用时要浇少许开水搓揉。搓揉时想加糖就加糖,现成的椰絲也可加入,撒着吃也行。

“莫姗”习俗至今还见流传在伊江三角洲一带。

(二)信仰和土药偏方

洗头礼仪式中的送糯米饭,糯米糕给四邻亲戚,显非特别进行,仪式中有同时要祭祀母系崇拜的神,父系恭奉的神的传统,分派糕饼就是仪式的付带延伸细节,一次性完成多项礼仪。

送礼时声称这是谁的女儿,这是某人的儿子做命名礼。说开了这孩子就被乡亲们或区域的人所公认。成为公认的在区域或市区内有一席之地的孩子。

傍晚日落或晚间带孩子出门,要在孩子的额上点黑墨,可能也用大人脚底的尘灰,像徵式的表示一下,然后才出门。这孩子到另一家,不能马上进门,抱他来的人咀中要念“叭 叭”才可进门。为什么呢?因为这孩子尚没崇依三宝,研读三宝,没有抵抗力。鬼魅魍魑易於近身,所以要驱离它们。

为儿童设的这种习俗之外,尚有在家为儿童储备药物的习俗,为孩子准备的药计有阿魏,可解油腥味的树根,槟榔叶,白菖等。

缅甸民族把烤辣椒发出的味道叫辣椒味,把辣椒味和白蒜味列为最可怕的腥味,把莱锅焦煳也算一种味道,为维护小孩不染腥味生病,大人们要特别小心。

大家都有这样共同的认和,邻居们都会在炒椒蒜或会有油腥味散布时,提前向四邻警示;诸位四邻,想要做点腥味。使大家有回避的时间。也有不是炒白蒜和辣椒,只是葱头油煎,也会做“想把菜科拌匀?”的大声宣告。

有一家宣布腥味,孩子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婆婆,就会结群而出,带着孩子跑到上风处。就是这样用心躲避,还得为万一躲闪中不幸嗅到腥味,不致发生背热头烧,在孩子的额上贴上一块“辛古”阿魏片。“辛古”阿魏能驱腥味,有它的味在一般腥味很难入侵。因有这样的共同信仰,所以常有贴一片”辛古”在孩子额上囟门的习惯。因为种种原因,母亲也好孩子也好嗅到腥味,得将抗腥味根块磨后嗅之,也可当药喝,有关肠胃不适,大便失常,气脉不畅,也用“林礼敏”白菖根磨汁。怀凝孩子有背热头烧,用的预防药是槟榔汁,熬槟榔叶汁。芥菜子和槟榔叶熬汤,所以说缅族有婴孩的家庭,“辛古”阿魏,“唷抗敏”抗腥根,“林礼敏”白菖根,槟榔叶是不可域缺的。

成年人的常备药则有“沙得布蒂”果,肉豆蔻,筚橙果,这些都是不能没有的必备药物。

皮肤病如疖子,毛囊炎等在未成形之前,皮肤上必会出现一些小肿瘤,压一压会有痛的感觉。如果不是因故受伤,早发现用“沙得布第”肉豆蔻研磨敷上可愈。研磨就是将肉豆蔻脱壳在石磨上擦磨。有些人认为单肉豆蔻药力单纯还加阿魏,还渗荜橙汁。在大腿根上生“德旦”脓疮,腋下生“景达牙那”脓疮,如果早发现敷上可能会有效。

(三)小孩发髻和少女型短发

婴孩出生到举行命名仪式后,做母亲的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是,小孩顶门未合缝,上下孺动的囟门儿。如果有年龄大小差不多的大孩子,会摸着囟门玩笑,大人会担心孩子的囟门被他人触摸而破损。因而有了母亲智慧的创造性“烏逊博”发髻。

 

不让人看见孩子孺动的囟门,干脆不为孩子理发不也就成了遮挡。可是头发是要剃了才会长得茂盛的理念,使大家无法放去剃理头发的想法。为孩子理发时留下囟门处的发丝成为一种发型。头顶两端向前额伸出长发,平坦光滑的整个头胪只有这里像长着一丛野草,所以叫做“烏逊博”复额发。

孩子的囟门结合后,不再为孩子剃“卡冬标,”光头,只理去距耳朵以上四指排处的头发。以前留长发的地方头发更长了,做母亲的不时拉扯该长发,到能夠集束时,用有颜色的线,纱笼头缐,玉黍篾缐绑扎成发束。这个发型叫“吉道西”鸡毛束。如果没见过鸡毛束就请去看菠萝树。鸡毛束的头发长了,下面周边的头发也跟着长了,但不会给它长得太长,会用剃头刀剃去。光 秃秃的头上只有一束鸡毛束或一堆散发实在太难看。因此从鸡毛束边拉下一此短发,盖着剃得光滑的边沿,用木梳梳理,用剪子剪齐,这“姗噎”园圈型短发,顶间有束结成的发髻或鸡毛束,这样的发型就叫“姗岛”未婚少女短发型。

当时盘的是单圈发髻“直巴浏”。髻盘在头顶正中,用梳子梳理好头发,反手握着发束,将手转正时发束便成一个圈子,就像打绳结把头发全束塞入拉出,成为鼓鼓隆起的“姗通”发髻。没被塞入圈里的头发叫“姗昧”发尾。发尾长长了就缠在发髻,长得夠长时就盘两圈的发髻。

男孩允许直到皈依做小沙弥前留短发,鸡毛束。还俗后只是用手能拉扯的发根,直到能盘髻,男孩的发髻是盘在脑门正中,男人的发髻盘在头角边垂。这种发型叫“扬”yuAn。

少女们在进入青春期就不再修剪短发,她们忍耐照顾,小心整理等待短发长至能盘成发髻,那一段时期叫“奥隆顶”把短发拢於脑后。

缅甸民族不管男女都留长头发。男女如何区别呢?女人的发髻在头顶中央或垂於脑后,一眼即可区别。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