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侨爱国歌咏运动与伊江合唱团

编辑: 文章类型:缅华社团 发布于2024-11-25 08:48:50 共3386人阅读
文章导读 自抗日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南洋华侨社会中,缅甸是华侨爱国歌咏运动发展比较蓬勃的国家之一,而持续时间却是最长的。从1947年伊江合唱团成立起到1980年被迫解散持续时间长达33年,如果连同伊江合唱团的前身——1938年成立的缅甸华侨救亡歌咏团(包括以后的叱喀合唱团和“歌联”)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建立的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计算的话,则持续时……

作者:吴章彬 杨双溪 杨匡民 陈东明

2004年4月

自抗日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南洋华侨社会中,缅甸是华侨爱国歌咏运动发展比较蓬勃的国家之一,而持续时间却是最长的。从1947年伊江合唱团成立起到1980年被迫解散持续时间长达33年,如果连同伊江合唱团的前身——1938年成立的缅甸华侨救亡歌咏团(包括以后的叱喀合唱团和“歌联”)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建立的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计算的话,则持续时间将近46个年头。

缅甸华侨救亡歌咏团

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缅甸各地侨胞就纷纷起来投入支持祖国抗战的运动。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孙慎的“救亡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很快就在学校和群众中流传开来。1938年初,上海国立音专毕业生、杰出音乐家黄自的学生林亭玉女士来仰光就任粤侨育德女校校长。在当地华侨文化界人士丘望存、叶振荣等人的积极支持和合作下,于同年4月20日成立了缅甸第一个华侨救亡歌咏团,它标志着缅甸华侨有组织的爱国歌咏运动的兴起。在林亭玉团长的领导下,歌咏团以较高的艺术水平宣传演出了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星海的“救国军歌”、“黄河之恋”、“流民三千万”,贺绿汀的“心头恨”,何安东的“奋起救国”等歌曲。在广大侨胞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搏得了当地缅印、英等国际人士的赞赏。歌咏团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救亡歌咏工作者。吴章彬便是在林亭玉和曾朝明(注)的培养和指导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年轻团员,后来成为缅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组织者和指挥。救亡歌咏团活动了半年多,同年11月因林亭玉回国而解散。吴章彬便与一部分年轻团员林育麟、王楚惠、杜正平等人另组织“叱咤合唱团”(1939年初杨匡民回缅也立即参加该团的领导工作),得到林亭玉的鼓励和支持。林亭玉还专门为他们创作了一首“叱咤合唱团团歌”(二部合唱),勉励他们把缅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继续推向前进。叱咤合唱团随后又扩大改组为“缅甸华侨救亡歌咏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歌联”)。叱咤合唱团和“歌联”主要做了两项有意义的工作:一是推动歌咏运动的普及化,把歌咏活动从剧院、礼堂扩展到公共集会场所和街头。这个时期他们广为宣传的抗战歌曲有:夏之秋的“歌八百壮士”、“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思乡曲”,贺绿汀的“保家乡”、“游撃队歌”,何安东的“全国总动员”,刘雪庵的“长城謡”,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二是加强文字宣传工作,张贴璧报和编辑出版《叱咤歌曲集》(当时驻缅总领事荣宝澧为歌集题了书名),提供缅属各地侨校社团作为唱歌教材。“歌联”的活动一直坚持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才停止。

注:曾朝明又名曾竹韶,缅甸华侨雕塑家,是吴章彬的同窗好友曾朝根的哥哥,年轻时自费赴法国求学,主攻雕塑,兼修音乐。当时在仰光协助林亭玉工作、抗战胜利后回国,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中山公园里的孙中山塑像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缅甸华侨战工队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一批革命文化人(张光年、刘惠云、徐迈进、毕朔望、李凌、赵沨、黄雨秋、魏磊等)从四川云南疏散来到缅甸,把革命的思想火炬和祖国人民的战斗信息进一步推广到全缅各地华侨大众,并在一些进步青年中生根开花。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当日本发动太平洋侵略战争时,在侨党的领导和上述这批国内来的革命文化人的组织下,在法西斯的硝烟延烧到缅甸的时候,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抗日宣传队伍——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队员来自四面八方,有党员、民先队员、侨团侨校的骨干、工人、店员、教师、学生、新闻文化界人士等。“歌联”的吴章彬、杨匡民、王楚惠、杜正平、陈秋云以及王汉斌、陈振华、陈东明、钟月波、黄开昌等都参加了。战工队队委由六人组成,他们是:张光年(光未然)、魏磊、李凌、赵沨、郑祥鹏、黄雨秋。张光年为总领队,总队长魏磊。下分两个大队,第一大队负责宣传演出,第二大队负责后勤和安全保卫。第一大队队长吴章彬,政治指导员由黄雨秋兼任;第二大队队长贾寅鸣(后为范正),政治指导员由郑祥鹏兼任。战工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重展抗日宣传活动,举行示威游行,印刷散发中英缅文抗日标语传单,绘制揭露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展片等。宣传演出的主要内容有:《黄河大合唱》及其他抗日歌曲(包括几首缅文歌曲),诗剧《团结起来》(张光年作,内容是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号召华、缅、印、英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消灭侵略者),小歌剧《黄花曲》(张光年作,歌颂妻子送丈夫上前线打鬼子)。1942年2月初(春节期间)战工队在曼德勒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和宣傅活动,除了队员和当地侨领及侨校师生外,许多缅甸僧侣和青年也加入游行行列,并发表演说,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春节连续三个晚上,战工队在云南会馆举行公演,招待当地侨胞、缅甸僧侣及国际人士,压轴节目便是《黄河大合唱》,这是《黄河大合唱》在国外的首次公演。张光年亲自担任朗诵,赵沨指挥,李凌负责乐队指导和舞台监督。“黄河颂”和“黄河怨”的独唱分别由吴章彬和陶朔玉担任。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哄动了曼德勒。随后,战工队又到缅北的几个重要城市(眉苗、叫脉、西保、腊戍、实盖等)巡回演出,并对英国军队和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举行专场慰劳演出。后来由于战局迅速恶化,5月初缅甸沦陷,战工被迫从缅北密支那步行撤退回国。虽然战工队在战争的艰难条件下只活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它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为缅华爱国歌咏运动指明了一条继承和发扬祖国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政治相结合、音乐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道路。并培养了一批用进步思想和新音乐理论武装起来的青年骨干。战工队播下的革命艺术的种子,战后通过伊江合唱团在缅甸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果实。缅华爱国歌咏运动从此揭开了新的光辉的一页。


附:

缅甸华侨战工队队员名单

总领队:张光年(党团书记)

总队长:魏  磊(张子明)

队  委:张光年、魏  磊、李  凌、赵  沨、郑祥鹏、黄雨秋(黄  毅)

第一分队:队长:吴章彬;政治指导员;黄雨秋

男队员:赖  风、王汉斌、张春材、吴颖瑞、杨匡民、陈振华、容希文、许漫夫、陈杰夫、蔡时敏、

冯励冬、吴章焕、林季阳(伍 虹)、林景章、陈能亮(岩 辉)、池任光、陈宝泉、陈翻译、

贾寅鸣、冯中生、杨维书

女队员:石  流、陶淑宜、陈凯瑞、王楚惠、黄君珊、王一芒、杜雪痕、陈秋云、尹坚华、冯碧蕉、

张素梅、陈萍青、尹允坚、尹巾英

第二分队:队 长:贾寅呜(后为范正、范中平) ;政治指导员;郑祥鹏

男队员:郑定远、林鸿珠、陈凯声、陈珠联、黄  里、陈东明、朱益昌、赖维曽、颜毓荣、谢飞敏、

林乃生、朱  同、张鹏昌、钟月波、徐春兴、徐春波、肖  岗、杨师傅

女队员:尹坚君、何如珍、卢丽云


缅甸华侨战时服务团

团长:曹忠楼

秘书:张培道


伊江合唱团的诞生

关于缅甸华侨伊江合唱团,前缅甸华侨店员联合会负责人冯励冬,在他2002年编着的《缅华百年史话》一书中,对伊江合唱团有这样一段评语:“‘伊江’以歌声唤醒广大侨胞。它在缅华中激起日益高涨的民族感情工作中的功劳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在缅甸华侨中的唱歌跳舞活动将近二十年中差不多都是以它为主角的。它是参与从1950年开始的街头秧歌舞活动及随后的缅华春节文娱广场活动的主力军。‘伊江’还能够较好地与缅华歌咏活动遍地开花后,崛起的‘海波合唱团’和‘海燕歌咏团’团结在一起工作,使得缅华歌咏活动在缅甸华侨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一直象鲜花般地盛开,到处都有欢乐的歌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纳粹德国灭亡,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缅甸光复。

1946年以后,逃难到国外或撤退回国的缅甸华侨纷纷返回缅甸。战工队的部分队员陈振华、陈东明、杜正平、黄开唱、王楚惠、吴章彬、陈秋云也陆陆续续回到仰光。他们立即联合郭光华、李四维等积极分子筹备建立新的歌咏队组织。经过短时间的努力,1947年7月17日(聂耳逝世纪念日)伊江合唱团终于正式诞生了。开始时共有男女团员50人。吴章彬(吴名)任团长,陈振华(陈宁)任副团长。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又增选陈东明、郭光华为副团长。先后担任干事(领导成员)的还有李四维、黄开昌、钟月波、陈秋云、施振才、陈荣源、黄贵太、何炳森、吴碧珍、宁凤笑、黄彩珠、郭焕贞、陈淑云、宋满灵、杨双溪等同志,他们还得到缅甸华侨老钢琴教师傅明基先生的支持,担任“伊江”的钢琴伴奏与音乐指导。“伊江合唱团”成立时,正是祖国人民反内战反独裁争团结争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时候,在缅甸,华侨民主进步力量同国民党保守势力的斗争也很激烈,“伊江”一成立就投人这场斗争。它宣传演唱的已不再是抗日救亡,而是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支持人民解放事业的歌曲。除《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作品外,主要有贺绿汀的“新生之歌”、“民族罪人不能当”,费克的“茶馆小调”,孙慎的“民主是什么”,吕骥的“向着民主建国的道路前进”,舒模的“你这个坏东西”,卢肃的“团结就是力量”,蔡余文的“我们的队伍来了”等等。

伊江合唱团的鼎盛时期

从1948年到1951年,可以说是伊江的“鼎盛时期”,它跟缅甸政局和祖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许多华侨爱国进步组织纷纷恢复,继伊江之后,店联、妇协、学联、教联、文协、青协、书记公会相继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缅甸支部也从1948年元旦起正式转入公开活动。进步力量创办的新型的南洋中学也在年中正式开学。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伊江的工作得到侨胞更多的关怀支持和一些爱国侨领及商界人士的热心资助,经济状况大为改善,队伍也不断扩大。开始有自己的活动场所(面积近百平方米的楼房),并购置了钢琴、新式油印机和若干乐器。从1948年开始,许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的陆续加入,更使“伊江”如虎添翼,宣傅演出活动更加频繁,演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一、原战工队的杨匡民,他也是吴章彬战前的老搭档。他随战工队撤退回国后,又进入音乐学院进修,特别在民间音乐艺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1948年回缅后立即参与“伊江”的领导工作,除参加指挥外,还指导排练闽南民间舞剧“新桃花搭渡”“驼子回门”和民间舞蹈“连成舞”,还有闽南方言歌曲“正月红柑甜又红”等华侨喜闻乐见的节目。他创作的南中校歌甚受欢迎。他还致力培养新生力量,甚受团员敬重。

二、云南音乐工作者徐守廉,他的到来加强了“伊江”的指挥力量。1949年4月,“伊江”联合华中、南中歌咏队演出的二百人《黄河大合唱》便是由他担任指挥,他创作的讽刺歌曲“USA赞”在群众中甚为流传。

三、云南舞蹈工作者梁伦,他为伊江培养了一批秧歌舞的人才。他指导排演的节目有秧歌舞、农作舞和广东民间舞蹈“跳春牛”等。

四、到过延安学习回来的王楚惠、陈一平两位女同志,她们指导排演了陕北秧歌“兄妹开荒”、“一朵红花”“朱大嫂送鸡蛋”等,使没有到过陕北的侨胞大开眼界。

五、还有一位新近从国内来缅的青年团员傅福存,他在国内跳过腰鼓舞,我们就请他负责指导排练腰鼓舞和设计订做腰鼓及有关服装。从此伊江除了唱歌外,还有了一支秧歌队和腰鼓队。1951年春节,上百人的伊江秧歌队和腰鼓队在仰光市区举行游行表演,盛况空前,引起很大的哄动。

六、华侨音乐研究社(简称——“华音社”)领导人陈荣福先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器乐演奏家,是我们团的老朋友,“华音社”很支持“伊江”的工作。该社管弦乐队多次参加“伊江”的演出,演奏中外名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为晚会增色不少。萧明福、萧明寿兄弟也是大力支持“伊江”的资深音乐界名人。

在1948年以前,伊江的演出一般只能在学校小礼堂或到福建庆福宫(观音亭)或广东宁阳会馆举行。场地小、设备差,演出效果不理想。经过努力,伊江终于争取到比较理想的演出地点——市政厅礼堂。这里有灯光设备,音响效果也较好,礼堂宽敞,可容千人,而且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距华人逼很近,步行只需二、三十分钟。从1948年起,除大规模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郊区的银禧大会堂(Jubi lee Hall,闽侨通称“柔美里虎”)举行外,伊江的演出均在此举行,影响更加扩大了。

伊江合唱团除演出外,也很重视文字宣传工作。定期编印出版《伊江歌声》活页歌篇和《伊江歌选》小册子,供缅甸各地侨校社团作为教材。每次在市政厅演出,还编印精美的说明书或小册子免费赠送观众,伊江还在《新仰光报》定期出版音乐副刊,介绍祖国音乐界动态和有关新音乐的理论知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缅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并于1950年6月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从此,“伊江”除大力宣传“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爱国歌曲外,也重视促进中缅文化交流和增进中缅人民友谊的工作。当缅甸政府颁布独立后第一首国歌时,《新仰光报》编辑陈杰夫、丘巴宁、吴章彬三人就立即翻译配词刊登在该报头版,由伊江合唱团印发并带头在公集会上用缅语演唱。中缅建交后,缅甸友人、著名作家登佩密和作曲家燕乃盛专门创作了一首“中缅友好歌”,并专程来到伊江团所用钢琴奏,当场由杨匡民、吴章彬记谱(注:缅甸没有记谱法,他们平日唱歌、教歌均用口传、口授),然后印发,并由伊江在集会上和游行中广为传播。

伊江合唱团新生力量勇挑重担,再创辉煌,既有继承,又有开拓创新。伊江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培养新生力量。成立初期,陈东明、吴章彬就常常利用练歌前的时间,向团员们讲述政治时事和介绍有关音乐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平时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演出活动,让年轻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锻炼。还经常安排一些年轻团员到其他团体帮助开展歌咏活动,在实际锻炼中得到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伊江合唱团的一些领导骨干和党员吴章彬、陈振华、杨匡民、陈东明、徐宁廉、王楚惠、陈秋云、黄开昌等于1952年前后陆续回国工作。学生团员也纷纷回国升学,使许多团员情绪发生波动。伊江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关键时刻,一些老的领导骨干和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畏困难,勇挑重担,招兵买马,吸收大批学生团员,充实力量。还增设少年儿童组,吸收各小学中爱好音乐舞蹈的小朋友,人们喜称为“小伊江”。经过集体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使伊江继续在正常轨道上前进。经过酝酿,选出新的领导班子。由原副团长郭光华继任团长,后起之秀杨双溪出任副团长。新的领导成员还有朱其桂、林重远、郭缅生、林芳彦等。其他重要成员还有:林玉梅、周慧珍、曾青春、陈锡勇、曾全才、陈俊贤、陈天祝、林抱治、陈如宣、许润基、郭芳照、赵景奢、曹抽才、孙小钦等。当正副团长因公缺席时(例如1953年郭光华、杨双溪参加缅华代表团回国观光),就由林重远、郭缅生、林玉梅、周慧珍等十几人集体主持团务。

伊江合唱团的新的领导班子不但继承了以前的好传统,而且还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注意发挥集体领导力量,有所开拓创新。他们除了每周进行唱歌、舞蹈的正常排练外,开始尝试采用民间艺术形式排练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成功地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接着又尝试将评剧《小女婿》改编闽南歌剧。经过集体半年的努力,终于使《小女婿》的演出获得成功。此后伊江还陆续排练“采茶扑蝶”、“红绸舞”、“荷花舞”等许多新的舞蹈节目,受到侨胞的欢迎。

在文字宣传方面,伊江还将原有的《伊江歌声》、《伊江歌选》、扩大篇幅,增加内容。1958年,伊江还编了一套小学音乐教材,帮助解决音乐教材缺乏的困难,很受各侨校音乐老师的欢迎。伊江还在甚受广大侨胞欢迎的每年春节文娱广场参加演出外,并开辟“小广场”,教唱新歌和集体舞,很受青年人的欢迎,在学校放寒暑假期间,伊江还举办短期的舞蹈基本训练班,学习中国民族舞蹈和芭蕾舞。从北京学习回来的周慧珍,负责排练傣族舞蹈“孔雀舞”。伊江还根据中国舞剧《小刀会》中的弓舞,改编创作了“弓舞”双人舞。(双人舞在缅甸舞台演出是比较罕见的。)此外,伊江又向祖国访缅文化艺术团学会了“花伞舞”和“芦笙舞”。这两个节目连同“弓舞”在文协举办的舞蹈比赛中均荣获优等奖。通过多次演出,涌现了曾宝铃、曾彩娥、林碧月、王如秀等一批优秀的舞蹈演员。

在合唱艺术方面,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的十几年中,伊江在多声部合唱技巧方面也有较大的进步。先后演唱了十几首中外名曲。除《黄河大合唱》外,还演唱了《生产大合唱》、《祖国大合唱》、《飞虎山大合唱》、《我的祖国》、《祖国颂》、《杨根思大合唱》和《长征组歌》等。在每年的国庆晚会、春节文艺晚会上,伊江都以其嘹亮雄壮的歌声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在十几年的宣传演出中,伊江也不断涌现了一批唱歌的优秀人才,如游波秀、伍秋丽、黄奕松、陈振扬、郑炳辉、曹明正、吴美英、徐庆强、简倩冰等,还有小提琴手洪楚鸿、陈德基、陈小青等和笛子吹奏手陈承世等。从“小伊江”培养出来的朱海鹰现已成为云南艺术学院的研究员。

1960年文协的文娱活动委员会(郭光华、杨双溪任正副主任)为迎接中缅友好年,颂扬和加强中缅人民的传统友谊,成立了一个歌曲创作小组。伊江的杨扬(杨双溪)和陈勇就成为小组的主力。他们为小组创作了“五项原则放光芒”、“护城河之歌”、“金色的仰光”和“伊江大合唱”(陈仰曾作词,陈勇作曲),杨扬还将缅甸民歌“土地”改编成合唱。1961年文协举办了一次新歌试唱会的专场演出,上述这些创作歌曲均上台亮相,以“伊江大合唱”作为压轴节目。杨扬创作的“五项原则放光芒”还被刊登在北京出版的《歌曲》月刊上。六十年代中,伊江还改编演出歌剧《白毛女》(由杨扬、陈勇联合导演),并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全剧)。

伊江平时还重视与缅甸文化艺术界进行交流,学习缅甸歌舞。缅甸竖琴家吴巴丹,音乐家貌哥哥、吴安基、吴吉达,电影界的吴谷威,哥尼温都是伊江的老朋友,这里特别要提起吴吉达,他是华裔青年音乐家,创作有歌颂中缅人民友谊的歌曲“中缅友好万岁”和“瑞苗胞波”。

伊江合唱团的厄运和最后被迫解散

1963年,郭光华团长因脑溢血不幸倒在指挥的岗位上,郭光华是一名好党员,是伊江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人忠诚谦逊,工作热情负责,他和杨双溪为伊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过早逝世是伊江的一个重大损失。随后,由杨双溪接任团长,陈锡勇任副团长。

郭光华的不幸逝世也许是伊江将面临厄运的一个不祥预兆。1965年缅甸的上空突然乌云密布,军政府宣布将所有外侨创办的学校全部收归国有,华侨中小学一律停办,华文文化教育被明令取缔。(包括华文报纸在内)。华侨的一切活动受到种种限制,音乐艺术活动陷于瘫痪。1967年这一年正好是伊江合唱团成立二十周年,“伊江”计划在7月1日热烈庆祝团的生日。并计划演出类似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综合性歌舞“小东方红”。正当全团上下兴高采烈紧张排练的时候,6月26日这一天,一场血腥横祸突然降临到“伊江”头上。首都仰光爆发了反华的大屠杀事件,(随后波及全缅各大城镇),侨胞的商店、住宅遭到暴徒的抢掠、焚烧,无数的侨胞遭到残酷杀害。“伊江”、“教联”、“书记公会”等团体都遭到暴徒的焚烧和袭击。当时正在伊江合唱团的杨荣照、陈承世、谢宗育三人赤手空拳与手持武器的暴徒英勇搏斗(从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后无退路的紧要关头,他们相拥从四楼跳下,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缅华爱国侨胞的心中。

1968年3月19日,伊江的三位领导人杨双溪、周慧珍夫妇和陈勇又无端地被当局拘捕监禁长达20个月之久,直到1969年11月才被无罪释放。在他们三人被监禁期间,日常活动就由陈如宣带领曾国平、黄祺然、简倩冰、黄世宗、郑成圭、李启辉、伍子平等同志,怀着沉重的心情勉强维持。1970年以后,当局对侨团的登记注册和活动实施种种限制,从事中缅文化交流的艺术团体伊江也不例外。

1978年1月,邓小平访问缅甸,缅甸(总统尼温)要求总理貌貌卡在欢迎国宴之后的文艺节目中,必须有用中文演唱陈毅元帅的《共饮一江水》和《中缅友好万岁》这两首歌曲,演唱者是仰光大学英文系助教,名歌星聂迎温。缅甸政府这时才想到伊江合唱团,立即派遣伊江的朋友吴吉达(当时任国家电台的音乐部主任)与杨双溪联系,请伊江协助演出。伊江从大局出发,接受了这项特殊任务并顺利完成。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插曲而己,并未改变“伊江”遭受的厄运。到了1980年,伊江合唱团终于被迫解散。从而给“伊江”自1947年7月以来坚持了三十三年的活动划上了一个句号。

来源:《胞波情》2002年版


 
0
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