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确诊病例为何一夜大增?这篇文章一一说清!

编辑:环球网 文章类型:健康 发布于2020-02-13 12:28:43 共1667人阅读
文章导读 湖北确诊病例为何一夜大增?这篇文章一一说清!

湖北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公布,有助堵住传播漏洞。

13日早上,“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的推送消息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新增病例突然暴涨?在消息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对此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他表示,“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

曾光表示,这种“迟迟不呈现阳性”的病人确实存在,又不能排除,因此很容易在社会上传播,把这些人纳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对他们采取隔离措施,入院治疗,这对社会和病患本人都有好处。他认为,把“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是正确的步骤,堵塞了一个传播的漏洞

曾光(资料图)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消息提到,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对如何理解“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全球健康系主任向浩对媒体分析称,公布临床诊断病例,应该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要求。这一版的诊疗方案在病例诊断上,将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进行了区分。其中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

并且,湖北省“疑似病例”标准放宽: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只要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向浩解释,这意味着,疑似病例只要拍CT,有新冠肺炎肺部病变的特征,在没有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就成为临床诊断病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冯占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床诊断病例前期就属于疑似病例,当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患者,将其单列出来尽早隔离治疗,只是加快了患者规范治疗的速度,减少了排队等确诊后再治疗,对控制整个疫情发展是有利的,并不意味着新增病例会大幅增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认为,这样的临床确诊病例数暴涨应该是“存量的释放”,“国家不断的增派医护人员到一线,19个省市对口支援。今天公布增加了这么多病例,应该是最近几天快速筛查出来的临床确诊病例数。看到这个数目,我们反而应该稍微有一点点放心,因为这说明把一些传染源真正找到并隔离起来了。最近几天,还会有新增临床确诊病例数,但会不会一直保持新增14000多,我觉得不一定。这不能意味现在疫情趋势变得不好了,只是目前措施加强后的反映。”

杨功焕最后建议,在分析疫情发展时,不应以每天报告人数来判断趋势,而应该以个案分析中病人出现症状的时间来分析,这样做出来的分析才更有参考价值。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不能让这些人转到“分母”上去,不能放跑一个

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临床诊断病例”这一过去并不常出现的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志勇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可以防止病例漏诊的情况出现,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

彭志勇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以前要确诊,一定要把核酸呈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现在我们采取的检测手段是鼻咽部取样,但对于肺炎来说,肺部的病毒浓度是最高的,鼻咽部相对较低。”他提到,之前中日友好医院有一个病人,鼻咽部三次取样都是阴性的,后来医务人员给该病人插了管子从肺里面取样,结果呈阳性。“因此,鼻咽部取样的阳性率是低的,因为病毒量低,只是间接反映肺部的情况。这可能会把像中日友好医院这样的病例漏诊,引起一系列麻烦。”

新增临床诊断病例后,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判断?彭志勇说,如果病人的临床诊断,比如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CT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都是符合的,就认为属于临床诊断病例了。“事实上就是以前所谓的疑似诊断的情况。”彭志勇说,“以前我们发现疑似诊断的病人里慢慢地有一大半以上的人都变成确诊了,今天查不出来,明天、后天总有一天会查出来的。”

彭志勇表示,这次新增临床诊断病例,从管理角度讲来讲可能会好一点,不让那些人(核酸检测呈阴性的人)转到“分母”上去,从而放松警惕,导致疫情扩散。“湖北病人多,情况特殊,可能成千上万的人都是这样的情况,这类人不重视的话,可能会很麻烦。”他说。

但彭志勇同时提醒道,尽管在临床诊断上,90%病人的表现都是很典型的,但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无症状的病人。“这种情况就相当难检测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疫情传播那么快的一个原因。”他说,这种无症状的病人还有很多在医院外面,这里边有多少(潜在感染者)就更不清楚了。“这部分的人群是一个潜在的扩散源,也是导致我们医务人员感染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病人肚子痛,跑到医院来看病,会使得医务人员放松警惕。 ”

彭志勇表示,对于这种没有症状的人,目前还没有办法,所以现在医院里都把普通的医疗服务关停了。“只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把重要的病人全部治愈,其他医疗服务部门才能重新开张。”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数据,是否会增加一线医生的工作量呢?对此,彭志勇表示,肯定会增加,“但这样对整个社会有好处,”他说,“我们不能放跑一个,放跑一个就麻烦了。”

湖北通报新增“临床诊断病例”的提法,代表什么?

“临床诊断病例”代表什么含义?昨日,总台央视记者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独家专访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

记者: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我们在看病诊断肺炎时,能够拿得到的病原学,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临床诊断。从临床思维和临床医生的临床路径角度来说,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有益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多一个判断。

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核酸来进行确诊病例。实际上按照我们临床诊断的标准,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的。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诊断:第一,如果病人在湖北或者在武汉地区,那肯定是已经有流行病学史了;第二是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的症状,这是临床症状;第三是临床有体征,查体检查;第四个是CT影像。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实际上能拿到阳性的比例以及培养的比例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是靠临床医生来对临床病例下一个临床诊断。

记者:怎样认识核酸检测和CT检测的价值?

童朝晖:经常会有人讨论,化验重要还是CT影像重要。很多放射科的专家也强调CT影像的重要性,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都是要有依据的。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临床化验、CT,都要分析,所以说这些对临床医生来讲都不可缺少,需要做综合判断,综合分析。

我们不能强调核酸的重要性,也不能强调CT的重要性。我们临床医生要会分析核酸相关的化验,对CT影像也要会分析、会看、会读。作为一个呼吸科医生,一个临床危重症医生,我们要仔细地去询问病史,发现临床的蛛丝马迹,通过临床的查体手段,还有先进的检验技术。其实读CT影像,既是放射科医生的看家本领,也是临床医生的看家本领。做疾病综合诊断的时候,化验和CT影像,我们要综合分析,不能强调某一个的重要性。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范凌志、央视新闻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