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间习俗(二十九)住宅周遭——碾具(丘文)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民俗 发布于2016-08-11 12:34:19 共202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甸民间习俗(二十九)住宅周遭——碾具(丘文)

缅甸民间习俗(二十九)住宅周遭——碾具

作者:新彪遵 旺登 译者:丘文

碾具

各种各样的碾具

    世间有种类型状各异的碾和磨。家庭纺织发达时期曾有<瓦介(缅音wa  Kyeit磨棉。)>,<瓦介>像榨甘蔗水的机器,由两根木制滚筒合成,曾被普遍使用。不只专研轧一种原料的磨榨臼器,我们管它叫碾具。碾具有碾轧子核成油,臼脱外壳的分别。剥壳碾具有剥马豆壳和剥麦粒,稻谷的碾器。剥马豆壳的碾上下扇皆是石质,耳边镶铁。稻碾用竹,木,土和牛粪制成。

碾稿器

    稻米碾器大都叫<碾>,它由两个部份构成;上扇是<雄>,下扇是<雌>。雄扇部件有耳,有如量谷物的方形容器和主体件组成。它的制作材料:土六升,石灰五升,盐巴九十钹,棕糖六十钹,四寸方榛龙木长五尺七寸。雌扇的组成:有蹄,中心有用铁制成的一根有箍的短立轴,主体石扇。需要的材料:四缅升石灰粉,盐巴六十钹,棕榈糖五钹,四寸方棒龙木长四尺八寸,厚五分直径二十八寸木板一张,园周三寸两尺长木棒一条,仔细地用竖筛筛过的土粉七升。

    雌雄双扇共须的原材料是十尺长的竹五支,一支较易劈做竹篾的竹子,一斤牛粪,原土两升,六分钉和三分钉各十支,劈篾的竹子如果不好,就须准备一支半。篾竹为制<碾>体用,其他的竹子是<碾齿>的料,四寸方榛龙木用在做<雄扇>耳朵,方形斗,雌扇的蹄。二尺三寸方用在雌扇的中央立轴。

名称

    还没编制碾器之前,想先告诉大家各部件的名称,比例尺寸。<碾>的雄扇也叫<盖>。雌扇叫<底盘>,雄雌两扇中有用<细篾>织的部份叫<螺旋>,用篾片织成的部份叫<捆篾>,削篾条,剥竹片,切竹的过程叫<制螺旋槽>。碾的构造虽分开雌雄两扇,在编造初时却是联在一起的,所以雌雄两扇还没分开时的工程术语叫<亲“缅语Khyin”>,蹄也叫<介拍纳“缅音Kyait  Ph_net”>意为碾压鞋。两条木板搭成十字形置于雌扇盘底。制雌扇主体和蹄的木料叫<芮别“缅音Leit Pyi”>蝴蝶。同时间织作的<亲>分开雌雄之后,敷上混和泥及土,用木棒槌打,使之结实牢靠,这过程叫<德西“缅音that  si”>即夯实。在泥土中装碾齿叫<端耶“缅音thwa yait”>植齿,夯碾齿缝隙间的泥土叫<加德奈“缅音gya thet Lait”>。

碾面的鸟瞰图

    一只碾磨或说一套碾的构造尺寸如下:

    碾耳二尺七寸。十字蹄的两根木条各长二尺六寸。

    碾的臼齿一条………长五寸半。面四份三寸。厚一巫(缅重量单位,一巫为31,5克。)。中柱入土十一寸。<色拉>方形斗拱容器上方四边每边长五寸半。雌扇园周上唇五十一寸。下方五十四寸六巫。所以,明显下扇雌盘是底宽上窄。雄扇的上唇边园周为五十五寸,多一寸。下唇边园周和雌盘上唇园一样五十一寸。两扇碾盘放在一起时,侧视可见整个碾是上宽下宽中间微凹的形状。

编织碾具

    未编织碾器之前,要先进行<蛟蛉(缅音)>螺旋工序,螺旋制作有细篾编织和围边四种工序。削螺旋细篾用的刀是削篾条用的普通刀,制碾齿的刀只要能砍剥竹片就行。编织主体<亲>的竹须选新鲜的,在削剥用在螺旋的细篾条要细致均匀,所以需要手艺熟练的工人。用陈旧的竹会在碾未完成就断列。为了削篾条能细缴均匀有的人用鈇板凿孔拉篾的方法,但多数还是传统刀削。

    碾体的制作;首先要编织连雌雄两扇的<亲>体。要竖立<亲>柱,在一片园形木板上穿一些小孔,每个孔相距约一寸半,在这些小孔竖<亲>柱。竖柱后用两片一寸宽的篾片由中间编起。后编上面螺旋纹。织的方法很普通<越一根,下一根>。下螺旋要不叫“首条螺形”编至四寸半时,又回织到碾耳,其后螺形一圈圈,织到和碾耳的厚度相等,后再一圈螺旋纹。螺旋编后要装碾耳,用六巫钉沿边钉上,碾耳用四份三铁钉拴牢。编织雌扇不如雄扇烦锁,编好六寸篾篱后就编螺形纹,然后雌雄扇分开,用牛粪上敷,牛粪要加米浆捣到黏性稠浓,敷在碾篓周围。雌雄篓胚分开后,要先竖立雌扇。

    钉就十字型木碾鞋或谓”蹄”,在两条木交义处凿一眼一寸半的小孔。央轴是三寸方的木加工削成上大下小的长园锥形,把它插于凿好的一寸半中轴孔。然后开始装置蝴蝶翅,蝶翅距央轴五寸半,距蹄端四寸。制蝶翅的木条每条长六寸半,插于蹄央轴孔,露出表面二寸半,这是碾器雌扇编竖的起步。

    雌扇篓身或雌扇主体要架在鞋(蹄)架上,一定要和其中一支央柱相对相联。为不使铁钉脱落,要用小铅片或小铁片衬套垫好钉牢。后用园形小木片塞在外边,为制成小园形木片,习惯将小铁板预先做成模具。园形小木片不用铁钉也可以,在它面上垫实稻草,补以泥土。凡参入二寸厚的泥土就要夯实一次,使之结实。

打碾齿的工序

    参入一次原泥就夯一次,这样数遭离碾唇约五寸吋,填土工作告一段落,要用混和土了。 泥土,石灰,盐,搅拌得均匀的混合物叫<萨梅(缅音)>。把泥土石灰盐混和干搅,均匀后留下二缅升。然后参入棕榈糖水搅拌。混和泥混和棕糖水还不够,还需参水,一边参水一边搅和,分四次参半加仑水,搅到混和泥浓稠为至。。混和泥呈浓稠后,分三次灌入雌扇原先添有的土上。每添一次混和泥得像添原土那样打一次夯,参二次混和泥就会有四寸厚。下来就是植碾齿。

    雌扇可植七百支齿,分成九排九格打制,碾齿一根跟一根虽相距半寸,但以总体积看还是相连的。植齿的程序:开始打碾齿时,混和泥还未添满。距<亲>篓唇尚有一寸。从中轴画一条线,从距离中轴一寸半的线上开始打碾齿,碾齿打入混和泥时要求直垂,力道准确。齿上端和<亲>篓唇对齐后要添入少许混和泥,碾齿间隙露出的混和泥要夯实,这叫<间夯>,打夯用的工具就是倒树时用的,锯台上用的工具的缩小版。

    黏性的混和泥用完,用刚刚留下的两缅升干混和泥撒在上面再打实。泥用尽了,夯也打了,雌扇碾也将完工,只剩磨齐碾齿的工作。

雄扇的枸造

    雄扇因为没基土,没有后塞,构建时非常重要。所以用在雄扇的混和泥的石灰多一缅升,盐多三十钱,棕糖多一钱,原土照比例。为雄扇做混和泥也要搅得均匀,要留下四缅斤干的混合泥。剩下的要参棕榈糖水拌搅,一次参三瓢水共进行三次,大约要用三份之一加仑的水。混和泥现成,就要装置方形斗拱器。装置方形斗要把竹编雄扇倒置过来,添加<媚邯myei  hnga“缅音借来的泥土?”>,做为<借泥>就是干沙,放入十寸高或一钱高,然后把四方斗装在上面。<沙雅>是四周长五寸的四方形斗状,装置方斗时斗的对角要和两个碾耳的末端对称,置位才算对,否则是错位。

    <沙雅>方斗位置对准后,用力抑压使它下毁泥沙中约一圈竹篾,后加入三缅斤混和泥,用人上去踩,用大夯打,这样两次工序,至混和泥和篓唇齐了,才打碾齿。雄扇齿有八格,齿数六百到六百五十。

    雄扇碾如遇混和泥标准错误,添泥时压力不足,不可放心,可能在工作中出现倒塌,所以三重庄力要认真执作。打好碾齿,做了三次强力压缩后,要用留下的干混和泥,方式是撒一层干泥打一次压,直到干混和泥用完为止。不可疏忽。

    参完干泥修整碾齿,雄扇倒回原状,原先添入的干沙就会漏光,斗状出现可容稻谷的空间,但还不能用,还必须打中轴洞和耳孔。

碾器的运作

    雄扇要不然叫盖子。要在随盖子带来叫做耳朵的,横贯<亲>的木条中央打个洞,这就是轴洞。同时在木条耳朵的两端打一个孔,这叫鼻孔。碾耳两端洞孔是要承置碾杆的鼻子。鼻长约十余寸,园周一寸半到两寸。碾杆长六尺。套胳膊头的杆头要打插销孔,用木闩固定,需要的话还得夯泥。同时在空着的杆内段,接上三尺长的把手,在把手的中央打孔套在杆上,头端用插销固定。

    碾已到可以运作的阶段,雌扇置于地上套上雄扇,碾耳央孔插上央轴,放谷于方形斗中,碾把手的两端用绳绑好,绳头吊在树桠枝或横梁,碾手把的位高至人的腰或胸部,然后把碾杆头的鼻子套入鼻洞中。碾具已俱备工作的条件。

碾具图

    碾一般的习惯都是推向左转,推碾叫<介桃(缅音)>,碾耳如果和推碾人的位置相对,碾就推不转,只有位略为偏旁才能推得动。推动碾时方形斗中的谷粒会进入雌雄扇相叠的空间,经碾齿磨察脱壳成米粒流出。

    碾器初发明时要开工推碾,首先要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周围不清洁,要在碾具下铺草席,周边铺麻袋,工作非常顷锁。二十五年前人们在碾具周边加上<山加(缅音)>拦网。减少了碾周铺席,麻袋的麻烦。<山加>是绕于雌扇周边三寸之处的部件,高六寸用竹篾编就敷上牛粪。下方有安全地用木块塞紧的小洞,洞下有<旦僚(缅音)>铁片槽。铁片糟就如水槽。但是因为流出的不是水,所以叫<旦僚>。完整的名应是下米槽。在上方槽有一刷子,把米粒和糠扫下米槽,这刷子栓在雄扇的一处茬上。帚子用竹,棕榈小片或容易找到的都可做为部件的材料,只是要有鬃毛状的细条能刷就行。这把帚子只要碾旋转着就会帮帚不停,只须在米槽下放一个竹箩承接。

    一缅斗稻下碾可出半缅斗米(实比),另半斗为糠和壳。碾齿钝的话可能出一斗多,因为在米中多了没脱壳的稻谷。

    厚壳谷种如;<勃韧兑,瑞直索,辛底利,魏多和雅叫>出不了对半,所谓<对半>是一缅斗稻出半斗白米,稻半斗出四份之一米。准能出一半产品的稻谷要薄壳,米质硬属<英玛塔种类的敏东,东扁,勃山妹,知山瑞敦>等。山瑞敦谷种很像<雅盛>谷种。用能够把稻谷碾磨成米的碾,也可以用来脱花生,马豆的壳。方法是这样;板面四指宽,厚一指的木板,在中央挖一凹洞,凹处要能有容得下央轴头的宽度和不易滑脱的深度。那凹处置于碾央轴的顶端,就是贯穿碾耳的中央轴头,木板的两端要和碾耳绑紧。碾出的豆如发现碎粒多,要收紧两端相连的绳子。脱壳不理想要放松绳子。这操作叫<郭那>。碾器在缅甸村乡地区至今还很流行,碾器发出的呜声是乡村最美最悦耳的声音。



 
0
0
上一篇: 缅甸水罐文化
下一篇: 克伦族饮食文化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