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 拜年的意义

编辑:张瑶 闽南之声广播 文章类型:民俗 发布于2016-02-11 12:31:38 共2967人阅读
文章导读 大年初一 | 拜年的意义

    《年的脚步》

    第9集

    36:34

    拜年的意义

    来自闽南之声广播

    爆竹声中辞旧岁,春风送暖如屠苏!在一阵阵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电子爆竹哈),我们迎来了2016年的春节。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规矩,大家见面都要相互拜年,说一声新年快乐或者恭喜发财!在这儿,我们栏目组也要特别给大家拜个年,祝您新年快乐!

    如果说年前的忙年以及昨天的除夕多少有些紧张感的话,那么,从今天开始,过年就真正进入了彻底放松的休闲模式,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团聚,就是年的主题。

    出门拜年是正月里最重要的日程。最早的拜年仅限于向长者贺年,包括叩头施礼,问安道好等等,后年逐渐演变成所有亲戚朋友之间的全民运动。

    民俗专家们说了,拜年的习俗蕴含着中华文明精巧的社会制度安排。农耕时代,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生活所需的粮食、蔬菜、布匹大多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极少与他人交换;各种生活技能如搭建房屋,修理农具,也是自行DIY;只有在婚丧嫁娶时人们才有机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年的意义除了祭祀神灵祖先、犒赏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我们的老祖先在设计年的程序时,特地通过拜年的方式安排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长达40天左右的年节里,算一算,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拜年。

    拜年的制度安排还隐藏着不易察觉的社会伦理需求。人类的爱如高山流水,向下流淌容易,向上回溯困难。长辈对晚辈的爱总是无怨无悔,晚辈对长辈的回报有时却难以为继。为了克服人类的这种惰性,老祖先设计了敬老的伦理规则,在年节的时候,以风俗习惯的强大力量确保尊老敬老,最终保证了人类情感自下而上的顺利传达。

    拜年的顺序是先亲后疏,由近至远。

    除夕团圆饭之后,小辈们要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普通人家都是鞠躬作揖而已,讲究些的人家还要铺下四方形的跪垫,认真地磕头拜年;长辈们通常会派发一个红彤彤的红包,内装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因为压岁钱的岁与鬼祟的祟同音,所以压岁钱的意义是驱邪避灾,长辈派给小辈,保佑平平安安;小辈进献给长辈,期盼老人长寿吉祥。

    初一一大早,吃过用鸡鸭肉做的面线汤,闽南人家开始给至亲的家族长辈拜年了。民谣里特别唱到“初一早,初二早”就是提醒人们要早点出门。长辈会带领子孙,穿戴一新,携带各种礼品向同姓的叔伯拜年,然后再回家,等着别人来拜年。茶和蜜饯、糖果一定要早早备好,其中橘子是必备的,盛情的人家还要为客人煎年糕来当茶点。这一天大家都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许吵架,生气,不论是去拜年,还是街上偶遇,开口就得说“新年好”。

    农耕时代那些建有祠堂的家族,今天早上同姓的子孙还要齐聚宗祠团拜,并且共同吃一顿早餐,以强化家族的认同感。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拜年方式越来越花样翻新了:电话,短信,微信等等,貌似拜年的效率越来越高了,但是拜年的效果越来越差了,因此,最近民俗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坚持面对面的拜年,毕竟见面三分情嘛。网络世界里的联络就算再频繁,终归还是隔了一道无形的纱帘,面对面,才能愉快的玩耍和聊天哦!

    今天,你出门拜年了吗?

    ✤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