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市金多堰土地祠的历史概况(王声弘)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社团 发布于2013-03-08 12:33:45 共53590人阅读
文章导读 曼德勒市金多堰土地祠的历史概况(王声弘)

 

曼德勒市金多堰土地祠的历史概况

王声弘

    纵观古今,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凡是有历史性及纪念性的古老建筑,有历史意义的寺观庙宇,宗祠或社会团体,有纪念价值的公共场所,其中必定有地方性的基本特点。如购买过程,建筑过程和人文景观,自然民间艺术和传统建筑风格等要素溶为一体。而且会有一些历史档案记录与详细经过。这就是促成我们探索写金多堰土地祠这个名词简单历史之动意所在,让现在和将来的华侨华人知道金多堰土地祠的来龙去脉。

    金多堰在曼德勒伊洛瓦底江东岸之滨,四百多年前,曼德勒还是一片荒郊矿野的地方。我们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个时代,在伊江两岸,甚至东岸一定是有大片密集的各种树林,当然江两岸也有零落的大小村庄、渔户渔船、稻田处处。我们可以站在江堤上向东眺望,环绕在东北方之掸邦之高原,像是一垛大照璧墙,山峦巍峨,一线排开。又隔江西望,实阶山脉绵延不断,山上有很多寺观庙宇和佛塔。

    伊洛瓦底江,浩浩荡荡地向南方长流,源自中国西藏经云南的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两条汹涌澎湃地流淌到离密支那十英里处“大米宋”正式汇拢,形成一片冲积成的大平原,正式命名为伊洛瓦底江。由此可以行船到密支那市郊东南方,一直行驶在这块佛国的土地上。全长二千一百五十多公里,最终流归印度洋。     

    大江两岸形成了肥美丰腴的沃土,养育了两岸的各民族儿女,方便了缅甸的南北交通。是缅甸各民族的摇篮,称为缅甸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千千万万人民。我们深深地庆幸在这里留下了这么一块使我们滇人和缅甸民族几百年来的深厚情谊。在经济商贸上得到了共同互惠,紧密联系,在人际关系上世世代代亲密往来,形成了值得怀念的这一江边滩头“金多堰”。     

    历史久远,众说纷纭,有很多需要和必须了解探索的实在历史无从追寻。只凭采访近代尚健在前辈人的传说而已。笔者在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接任新选第二届管委会秘书长时,第一届秘书长尹子刚先生并没有交代过什么会议中档案记录之类的东西,只有发起人第一届成立管委会时,在仰光人民报上刊登于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日星期一行情版内有关“重建瓦城金多堰土地祠募捐缘起”一份。另有捐款册子六本及印有金多堰信封与管委会公章一枚。尹老口头上还当众交代没有地契或其他执照之类。     

    记得在第二届接任开始清理和修建染刷时,另外有几块属土地祠语句几副对联已残缺不完整,有上联没有下联,有下联没有上联。笔者在初任职时,曾细心地分别记录过,同时亦在会议上提议过,准备在各报章上征稿应对,让先贤们的佳作与美意再次得到完整,追念前人的功绩和苦心,但得不到同仁们的任何响应和支持。在第四届就完全遗弃作废,殊为可惜。     

    现尚存一块近二百年时间的唯一历史证物,是清朝同治四年(1866年)仲秋月良旦,落款署名捐献者九位前贤。这唯一尚存的历史文物,应该是分上下联,但这块仅存的下联写着“玉”两个字,究竟上联又是两个什么字,无法考查和应对。去年本人在泰国的旅游点“淡浮院”中看到有两块写着“积德保佑”四个字是上联,下联写着“封条玉”落款是清乾隆题赠的。几个字的释义如何?很难解释。     

    四百多年初建土地祠时就供奉一尊土地公,在一九四二年日本侵占缅邦后,被他人抬出去。一说是有人抬回家去供奉,时间久了,香花宝烛负担不起,又一说是几位缅人从伊江边水底捞起来的。     

    到一九九四年九月中旬,八个人抬着送进金多堰。当时智旺师赏给了他们三百元缅币,后来这三百元李文源先生捐出来还给智旺师。所以现在供奉的两尊土地公是华人之福,多神多福气,只有土地公,没有土地婆,实在可惜。   

    土地祠是古色古香的庙宇,中国式的庙宇建筑,有一殿两厢房。多年来随着华人大多数由缅北克钦邦和南北珊邦及亲敦区各地侨民都热衷于大城市逐渐迁移。人口逐年增长,侨胞们的心理寄托,向土地祠有求财的,有求嗣的,有求平安幸福的,所以长年以来,四季香火旺盛。   

    据传金多堰土地祠是远在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7),是云南腾冲一位商人名唤“德福”,该人姓什么?何乡何村人氏?已经无法考据。该君看准伊洛瓦底江边是曼德里这片大平原,村寨很多,物产丰富,尤其住在江边的渔民更多。那时代缅人喜用中国来的细麻线织渔网用。还有其它日常生活所需的如铁锅、黄丝、土布、斗笠、油纸伞、石磺及丝织品等大宗日用品。由腾冲以马帮运到八莫后再租船,将货运到江边金多堰。   

    金多堰是江堤岸边的一个大水塘,德福老先生的货到此作堆栈,零售批发均由此推销。云南全省缺乏棉花,缅甸棉花质量优良。德福老先生大量收购棉花及干鱼干虾和云南较稀少的农产品,以及少有的奇珍异宝、药材等都收购运到腾冲再销往内地。在那年代腾冲龙陵梁河等县的家庭纺织业很普遍,织成的粗布又牢实又耐寒能畅销各地,使中缅两国的物资交流畅通,两国边地人民均得受惠。所以很多腾冲商人有来回互利的收获,以前的几个朝代通商自由,商贾获利不少。     

    追溯“金多堰土地祠”的历史,远在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德福老人开始在江堤边的大水塘旁盖得一间篱笆房住下后,他清理了那大水塘的周围草木和垃圾,养了不少鱼种。大概一年后,鱼多又肥又大。因缅皇经常到这江边游逛,德福先生想结识缅皇,所以皇帝每次巡游时,都要送给皇帝几条最肥最大的鱼,取得皇帝的欢心。     

    真正这块地处于荒郊,没有地主人管理,鱼塘也没有正式主人。所以附近的村民经常来捕捉,由于自己本身是异族,又是客居,更需要与当地人亲善相处,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为了生活,为了商务的稳固发展,更为了安身立命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亲密交往,与人情谊深厚地和睦相处才是长久之计。     

    对金多堰这名称的来由,流传着几句值得回味的趣语。凡在江堤或坎附近的大蓄水池,在辞典及字典中称“堰”。德福老人做生意虽精打细算,但缅语说得不流利,不标准。有人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的?”。他答:“金多远处来的(金多缅语是‘我’,远与堰意音相似,年代久远,是真是假,无从稽考查实,传说而已。     

    由于云南迤西边境各县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邻,人情相融。边地人民同族同种太普遍。历来元、明、清朝代腾冲通往缅甸的几条商道,主要是八莫、密支那和北掸邦的南坎、木姐、棒赛,甚至腊戌等很多城镇。同时在物质生活活动中,早就存在着婚姻相通,物物交换,山区市集五天一次轮流赶集。随着历史的发展,是中缅贸易最早的开端,边民的互市交流各向其纵深发展。双边的居民或商人,都是以有易无,有无互济。几百年来逐步形成侨居异国作第二故乡,甚至几代人,按理就是缅甸当地的合法公民。     

    根据缅甸国家的历史,公元1760年,皇都由瑞波迁至实阶,1763年又迁都恩瓦,阿木腊布腊地理位置上,因接近皇都之故,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上都有了很大发展,涌现了很多滇、闽、粤华侨也陆续顺伊洛瓦底江乘船而来。滇侨又将纺织之技术传入,所以工商业都较发达。1846年缅王蒲甘又建都于阿木腊布腊,于是阿木腊布腊更形兴盛,慢慢地影响了金多堰在经济上的独特地位。     

    一八五三年,缅王敏董在阿木腊布腊即位。在外交、行政、经济各方面都有了一番新的布置,是一位开明,果断而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一八五六年敏董王开始在曼德勒筹划建筑皇城,并规划曼德勒市区,一八五九年,敏董王迁都曼德勒,并诏示侨民亦可随迁。     

    一八六0年,腾冲河西邦读人,清朝道光举人尹艺,曾写过关于在金多堰看西洋火轮的诗一首,“久闻海客衔天风,奇事重重出不穷,水火兼成一灶里,丁壬总汇两轮中。疑缘海底机先发,翻觉杨公制未工。近见孤帆发粤徼,三旬径抵瓦城东。”读着这首诗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那个时候火轮船还初到缅甸瓦城。见到火轮船还是很新鲜的事,火轮船在金多堰停泊。那么金多堰在一八六0年的时候,肯定是一个重要码头。     

    一八六四年,曼德勒开始兴建牙德那榜船坞,就是现在的哥温码头。一八六五年,英国轮船公司,派其英人格勒明威廉为驻缅甸曼德勒公司代表。一八六七年,英人派额腊八派奇与敏董王朝签署商务协订。允准英轮船在缅甸内陆航运,每星期由仰光至瓦城往还一次,每月由瓦城至八莫一次。后来轮船往来渐次增多,货运也大量方便,于是用木船载运货物减少,码头也搬了地点,金多堰慢慢地沉寂下来就不热闹了。     

    根据近代曼德勒政府市区分布图的规划名称,地名应该是“金南温”。可能年代时间久远的关系,汉缅语言的音韵上会产生一些错别,不管地名有些什么传说,都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是金多堰在当年曾经有过繁华的岁月,有过兴盛的时代。    

    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合人事关系的兴衰,金多堰曾一度失去了它的辉煌和特殊的历史地位。历史就是这样,世界上不知有千千万万的城乡,由于为了某些环境的变迁因素,几天飞黄腾达地兴盛起来,几天又慢慢地消沉冷落。     

    我们滇侨对金多堰总是怀念着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因为金多堰这块土地上曾踩满了我们云南先侨的脚印。这些古老的足迹,凝集着我们先侨先贤的多少血汗,展现着先侨们那种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发挥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挥着爱国爱乡爱同侨的感情,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     

    读过云南会馆大雄宝殿和金多堰土地祠的碑文,知道在一九二四年代,金多堰所属周园部分园地,曾被附近立蓬户陆续侵占。后得腾冲同乡解敦明先生与立蓬户经诉讼胜诉,才得收回一部分地皮。最后只剩余1.7英亩土地,解敦明先生又独资建筑园墙,似此解君之功德义举,现在所有住瓦城的侨众应该追述赞扬和感激不忘。    

    一九四二年以前,金多堰土地祠,尚魏然独存。日寇南侵后,遂遭残毁,岁久倾圮,断垣残壁,一片荒凉。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不禁悲愤填膺,在那残酷的岁月中,有多少华侨财产,变成灰烬,有多少华侨在逃难中流离失所,家庭离散,有不少死于非命,真是不堪回首,这种悲惨的日子,凡是国内外的同胞,永远不会忘怀。     

    一九四四年,抗战胜利,日本强盗投降。一九四五年后,我滇侨逃离的又陆续复员归来。云南会馆一片废墟,洞观音寺,门窗被拆毁,坍塌堪虞,满寺荆棘,百废待兴。当时对金多堰之维修,实在是有心无力。      

    一九六二年农历二月初二日,适为福德正神土地公千秋圣诞,瓦城滇侨之诸位侨领到金多堰祭拜土地公时,看到满目荒凉景象,共同商议相邀福建、广东侨贤参加共同管理。兹将成立瓦城金多堰土地祠重修委员会的募捐缘起,本启事刊登于一九六二年七月三十日星期一仰光人民报行情版内,今将再作照登,作为五十多年来之一份确实证据:  

    重建瓦城“金多堰土地祠”募捐缘起:

    以文物之维护,胜迹之保存;虽经沧海桑田,年湮久远,而史有可乘,事有可纪者,古今中外,理无二致。溯瓦城金多堰土地祠,是我先前云南侨贤,远在明朝时代所倡建,迄今,已历有三百余年于兹,为上缅华侨最悠久古迹之一。间以兵燹频仍,风雨长侵,坐使古迹荒凉,灵光减色,几于废堕:唯赖我先辈侨贤,热心维护,时圮时修,即在二次大战前夕,该祠犹屹立巍存。寝假倭军,入寇缅邦,铁马驰聘,纵横阖,耀武淫威所至,庐舍为墟;而土地祠之遭其蹂躏,亦难幸免。加以年久欠修,坍塌堪虞:驯致胜迹灵光,黯然失彩。所幸本年二月二日适为土地公圣诞千秋,当我瓦城诸侨界贤达,联翩戾止,正欲举行庆祝之际,无如一登斯境,秃壁残垣,映入眼帘;篙目时艰,焉心伤。对此历史古迹之圣地,实不忍长此以往,任其倾没!乃异口同声,佥认重修,责无旁贷。故集中意志,共同决定,必也无份彼此,不界畛域;务期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一心一德。圣迹是鹜。爰于同年三月十三日。特假瓦城云南会馆。召开瓦城侨胞大会。热烈讨论。缜筹尽谋。并当场公举。 

    曹忠楼。陈天生。钏迎。张南冥。陈潮音。严孔昌。毕翰彬。朱金棠。杨秀峰。胡道流。杨绍沈。许安邦。姚拔珠。杨俊东。胡启群。赵国桢。尹乐惠。吴中庸。程鼎铭。黄永美。雷金种。曾维鹏。李生苑。陈开照。尹子刚等,诸位侨胞,领衔劝捐,欲冀登高一呼,群山响应,惟有仰仗我各界侨胞,社会贤达,自我芸芸众生,善男信女,亟企父其子,兄其弟;姐规其妹。夫勉其妻。得能相将携手。踊跃输财;行仁蹈义。广种福田。卑聚米可以为山。集腋可以成裘;行看福地重兴。圣迹昭然。而于土地灵光。神威显赫。从兹佛法无边。泽惠黎庶。岂啻与日月争光。彪炳史册。则他日庇佑群侨。财丁两旺者。其止此哉?愿我同侨。盖兴乎来!同人等默感神祗。一瓣心香。是为之告。

瓦城金多堰土地祠重修委员会启

壬寅年七月吉日(一九六二年)

     

    管理委员会正式组织成立后,分别进行募捐,展开重建工作,择于一九六二年六月十五日吉时动工。拆颓墙,弃残垣,循旧址,依照原形,重新兴建,并增建观音殿一座,历经三载,苦心营建,以人工之技巧,仿造天然胜境,成为清净幽雅之佛教胜地,继承了先侨贤创下之宏基伟业。

    自一九六二年第一届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每年均秉承灵签显示,指定承办下年神诞之承首,又称炉主,胜会年年,神威赫赫,庇佑侨众,共沾福缘,有关寺宇之维修及内外事务之管理,多由尹子刚秘书长负责。第一届管理长达三十二年之久。期间正副主委及秘书没有召开过什么会议,也没有改选让位的思想。其中管理职事人员,有移居外国者,有弃世了的,尚在生的三四位也年迈难以行动,已经再不能做事再操劳了。     

    记得一九九二年五月金多堰附近社区公所用专人送给云南会馆一封公函,其内容已记不清楚了,大约五个小时后,同一天吴中庸与尹子刚两位联名也送来一份辞呈。恰遇杨启泽理事长召开第八届第三次理监事会议讨论结束。当收到这两份公函与辞呈,由再继续召开会议,但到会人员只有二十三位了,祗作临时会议,商讨如何应答两份公函?如何再联合福建、广东、多省籍代表再来共同管理?当时的会议杨会长指名我作临时记录。同乡会秘书长胡定奇因有事外出,一星期后,正式召集四大同乡代表联席会议。选出正副主委,最高顾问,常务顾问,正副及外文秘书,外文组长与多位委员等,并选出七人小组专门负责修建、布置、染刷、画璧图及购买安装等工作,前后一年多时间才算完成。     

    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经议决并规定作四年一届改选,正副主委任两届退让,其他可以联任。又选出六人向社会大众劝捐,当时选出的六人:杨启泽、李先瑾与本人、福建、广东、多省籍同乡各一位。在修建的收入与支出之账目,在土地祠左厢房刻碑公布。     

    从大战平息后,一九四五年开始,先来住进金多堰的是一位老和尚,俗家姓名与佛家法号不知道,此和尚神经不正常,众人称疯和尚,于一九六0年圆寂。第二位是德悟大师,第三位是能普大师,第四位是仁吉大师,同时还有一位空铨大和尚,于一九九三年圆寂。     

    仁吉师在住持金多堰的功劳和捐献不少,在她圆寂前的一年时间,购买在新城区40X60英尺地皮三块在三处。在病危期间,自动将三块地捐赠给金多堰管委会作公共财产。经李先瑾先生和我本人去同郭城先生商量三块换成一处。得到郭君同意后,又由李璜珀、李先瑾和我三人出面向政府地政局连番几次正式办妥,属于金多堰管委会名下手续。     

    仁吉师性格虽有些任意,但出家人的道范景行,实学真修,私淑甚深,渊深有自,具有真正的菩萨心肠和风范,对金多堰的功德无量。圆寂于一九九五年,管委会赠的挽联是: 

四大皆空喜怒哀乐未曾有,

六尘不染生老病死自然无。

    第六位是智旺师,仁吉师与智旺师兄俗家姓段,是嬢姪关系,出家后又成师徒,很为难得。仁吉师圆寂后,智旺师兄主持金多堰两处殿堂的一切事务,一力承肩。由于近几年来,缅北各地迁移瓦城者日愈众多,华人一年四季有祝生日寿辰者,有生意祝愿祈祷者,有祭祀求平安幸福者,经常承包素席,忙不胜忙,数年来亦得力于徒弟释慧云与慧元等的勤俭帮助,致使金多堰香火愈发旺盛。     

    智旺师之道德修养,很慈悲,均以抱本慈悲不弃,对人虚心说法开示,对人悲悯心切。领导该寺徒子徒孙迈向坦途,净化心境,专心修炼佛经佛法,不无所累。圆寂前曾捐赠该寺附近地基两块,深得华侨众皆敬仰。圆寂时曾对慧云嘱咐交代将其火化,骨灰洒向伊洛瓦底江,圆寂于二00九年,享寿正七旬,管委会办理圆寂道场,挽联是: 

金多堰佛日增辉乾坤朗照光华夏

土地祠众生普渡今古果证映缅京

    管理委员会第六届李先瑾先生的建议,将金多堰发展成半商业化的慈善机构,把金多堰更发扬光大,李君是成功的实业家,近年更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兼慈善事业,深知与体会到办教育与慈善工作有益于社会大众的重要,为公益汇集力量,回馈社会享受,也得力于贤内助周天凤女士助理,实在是很难能可贵的缅华社会热心公益的先进者。

    李先瑾先生贤伉俪全家,全身心地投入金多堰华人华侨慈善会的建设工程。为华人社会做出几件实事的功德,孜孜不倦地追求与奉献。在他夫妇以博大爱心和慈善理念的驱使下,才拥有这份由衷的对金多堰的感情与华人社会中的荣誉,是缅华企业家实业家之间的天才。     

    我们仅仅是三十年来的莫逆知交朋友,各种侨团中多年来相处互相尊重的友谊同事。我们很敬佩他有浓烈的深厚的奉献心得,是我们缅华社会中真正算得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人。   

    李君热心并成功创办昌华学校,云南会馆任两届理事长时对会馆的置产与新建会馆大门,又近年来对金多堰所有领导建设,大家有目共睹,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这些功劳与业绩,就是今后我们缅华社会的历史见证。     

    金多堰周边的人家陆续买归该寺名下很多地方,亦深得门当户对的儿女亲家李祖才先生投巨资出大力支持赞助这份有深远意义和永远有纪念性的工作。亦得到瓦城很多男女热心人士的乐捐。将大雄宝殿另择地扩建,是缅北华人社会中最具巍峨最壮观的一大寺院。同时李主委令郎李东涛君名下又捐建一幢全部钢铁架的三层大楼。将来用作华人老年休闲活动中心,让鳏寡孤独的老年人有个养老归宿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在都正在施工,亦快将竣工完成。    

    李主委对所作的公益,有功而不居功的态度,正代表着他作人务实的表现,说到做到,而特有的做事毅力,他所付出的代价,有利于我华人华侨团体,也显示出他的智慧与意志。全心投入想要办的事情,都合情合理,这些成就,使所有华人社会能沾有所幸运。祝李先生对金多堰的创建服务精神和智慧,就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积极表现和成功。名载千秋,万古流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4 条评论

坚信 9年前 回复TA

赞曼德勒缅华社会祖祖辈辈潜心传承中华文化,世世代代全力弘扬华夏精神!坚信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缅华社会贤达仁人层出不穷并造福万代!

李巨涛 9年前 回复TA

文中提到:发现有一块落款署名捐献者九位前贤的对联。这块仅存的下联写着“戞玉”两个字,究竟上联又是两个什么字,无法考查和应对。并说,几个字的释义如何?很难解释。据本人考证:戛玉(jia  yu)之意,为敲击玉器发出的清脆声响。常有如下语句,可供参考:
1. “敲金戛玉”;
2. “戛玉金鸣”;
3. “戛玉敲冰”;
4. “戛玉秋声”;
5. “戛玉金声”;
6. “戛玉鸣金”;
7. “戛玉锵金”;
8. “珠联璧和,敲金戛玉”;
9. “戛玉撞金,鸣丝吹竹”;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