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缅甸华侨老报人爱国侨领陈兰生先生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8-04-21 12:55:07 共3159人阅读
文章导读 记缅甸华侨老报人爱国侨领陈兰生先生

黄重远

    陈兰生先生,号兰星,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北伐前一年到仰光,入仰光平民学校当国文教师,以其流畅之笔,投文于《仰光日报》,得到赏识。《仰光日报》是陈允洛、许麾力(曾任英缅政府所得税局官员)创办的。傅无闷掌笔政,陈守金先生挂名为总经理和总编辑。陈守金、陈允洛都曾参加过同盟会,民国成立后都不再参加国民党的活动。陈允洛和傅无闷在政治上却变成无政府主义者,因此《仰光日报》标榜无党派,不偏不倚,成为那时国民党党报《覚民日报》的对立面,时时笔战。

    北伐胜利后,傅无闷离开仰光去新加坡投靠胡文虎办《星洲日报》,陈兰生先生便代傅无闷而为《仰光日报》总编辑,陈兰生扭转《仰光日报》的方针,虚无主义的形象消失了,其时正是北伐时代,对国民党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以现实报道采取客观的态度。曰军南进,占新加坡,傅无闷当大汉奸,为皇军吹号筒,随着武汉克复,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分裂,仰光的《覚民日报》此时便成了前此的革命与此后的反动的分水岭。在陈先生的主持下,《仰光日报》又成为缅华社会进步的喉舌。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一批进步人士如艾芜、林环岛、吴怀世、王思科、郭荫棠等先后到达仰光,他们借《仰光日报》为阵地时时与此同时《覚民日报》针锋相对,揭发南京反动政府的真实面貌,使缅华侨胞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艾芜的文艺作品对缅华的青年有较大的影响,鼓励了缅华青年从事新文艺创作的兴趣,可以说缅华新文艺的风气,是这种个时期开始的。陈先生对这些进步青年采取扶掖的态度,尽力为他们解决困难。吴怀玉、王思科、艾芜等能入仰光《缅甸新报》(近年有些回忆文章误记《中华新报》)主持编辑部,是一件重要的事,这是陈先生从中起作用。稍后,由艾芜、林环岛为主要负责人,由当地华侨青年邱小如(巴宁)担任经理发行工作的《新芽小日报》也是由于陈先生的关系,说服了《仰光日报》的许麾力,使这革命的新芽能够在《仰光日报》印刷,并让出一点小地方办事。小报的出版,对缅华社会的影响较以前任何报刋为大,没有陈先生的大力支持,也无法与缅华侨胞见面。出了一百期,英缅政府便下令封闭它。王思科、艾芜、林环岛、郭荫棠等被赶出缅甸,这是一九三一年的事。稍前一段时间,陈先生与吴怀世同时去英国,在伦敦写了不少通讯寄与《仰光日报》发表。一次他去听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演讲"人的宗教",他率直地写道:"我们听不懂"。他之所谓不懂,不是指英语,是说泰戈尔这一套哲学与时代有距离。那时正是资本主义世界阶级矛盾最剧烈的时代,在伦敦逗留短期便取道欧洲回缅甸,继续主持《仰光日报》编辑部。

    一九三五年,兴商日报和进步人士朱碧泉等为团结抗日问题,与蒋帮的《覚民日报》进行大论战,我方的阵地是《仰光日报》的姐妹报《兴商日报》(原是华侨兴商总会办的,后来转让与仰光日报经营),陈先生出面支持,有力的文章出自陈先生之手。此次论战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在缅华社会是前所未有的。

    一九四零年陈先生和《仰光日报》的老班子陈允洛、许麾力另创办《中国新报》,増强抗战宣传,为时不到一年,日军南侵,缅甸沦陷,《中国新报》与所有华文报纸一律不能存在,人员走散,陈先生回重庆入国际问题研究所做翻译工作。

    日军投降,大战结束后,陈先生回仰光,还是从事文教工作,先后入南洋中学及业余公学教授古文学,提高了进步爱国教育的语文质量。

    五十年代初陈先生入《新仰光报》主持笔政,《新仰光报》是由邱巴宁、杨水源、徐四民等爱国人士在旧《仰光日报》的设备基础上创立的。在《人民报》未出版前单独担当反对内战,拥护民主,主持编辑工作的邱、杨两位先后病故,这样一家重要的报纸便由思想立场坚定的陈兰生先生来继续负责,直到一九六二年调《人民报》为总编辑,在两报掌笔政期间,以其遒劲之笔,发表社论,巩固和发展缅甸华侨进步爱国思想,所起作用不小,继一九六五年封闭华侨学校之后,又于一九六六年一月将全部侨报勒令停刋。

    祖国解放初期,缅华爱国人士即组织"朱波吟社",团结华侨老诗人,以旧诗词的形式歌颂祖国的革命、歌颂新中国的成就。陈先生是吟社的中坚,他的古文学l造诣之深,为缅华文化界所共师,他的诗作发表,侨胞广为传诵。

    一九六六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缅华社会影响甚大,在被收归国有的原华侨学校的华侨学生佩带毛主席像章,缅甸当局为此掀起空前的反华运动。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在仰光演出一场大惨杀,缅华文教事业的中心,"缅甸华侨教师联合会"被焚,在教联楼梯口以凶器击杀华侨教师三十人,被捕及失踪者数十人。六八年三月十九日又大捕华侨爱国人士,参加爱国活动的上层人士被投入仰光大监狱者凡四十余人。其中陈先生是年龄最高者之一,然而思想坚定,在狱中与被关的侨胞们讲述数十年来华侨社会进步斗争的往亊,讲述他青年时代游历欧洲、苏联所见的新亊物,互相鼓励,斗志坚强,终于经一年又八个月的斗争,缅甸当局不得不全体释放。陈先生却因受过度的摧残折磨在未出狱前却病逝于仰光中央医院地下层的监守病室。

    缅甸华侨办报自一九零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历时六十一年,陈先生在报界工作时间最长,学养最高,思想信仰始终如一,最后以爱国老报人身份而在海外爱国囹圄之苦,殉难于狱之中,陈先生的人格气节为海外文化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原载《缅华社会研究》(第一辑)P141一1431999年12月20日第一版

 
0
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