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华民主爱国进步事业的老前辈张培道先生传略(丹青)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2-12-25 11:48:22 共3039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华民主爱国进步事业的老前辈张培道先生传略(丹青)

 

缅华民主爱国进步事业的老前辈张培道先生传略

丹青

    张培道先生是一位献身缅甸华侨民主爱国进步事业的老前辈。他最早在缅甸摩谷创办南武学校、启新学校,以后任曼德勒粤侨广育学校、摩谷华侨复兴学校校长,是缅甸华侨战时服务团和战工队的创建人之一。他还积极参与创办开南国货公司和开民印刷公司、《曼德勒报》、《缅京日报》(侨商报)、仰光的《人民报》的工作和筹建仰光“民盟”组织,为缅华民主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

家庭出身贫寒 早年倾向进步

    张培道,原名张华岳,又名张挺生,广东省新会县第一乡南庚村人,1901年农历11月10日出生。父亲张炳基,贫农,原在南庚务农,因受封建地主剥削压迫,离乡背井到广东三水县西南,与朋友合资 开一间苏裱对联手工业店,但很快破落,因过劳吐血而早逝,年仅39岁,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下一笔棺材债。张培道小时曾在南庚私塾、西南培正小学、广州培正中学读过书。父亲去世后,家庭解体,他不得不独自外出谋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他在香港一米店当个人,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少。他曾一度失业,后来到太古船坞家私房工作,每月工资仅13元。在那里,他看到英国资本家和包工头如何残酷剥削工人。1922年,海员工人大罢工,要求加薪改善生活,他也参加了,罢工取得了胜利。在二十年代,他受到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他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曾在广州恤孤院广州工作,受到省港大罢工的冲击,思想有了新的转变,有了参加革命的愿望和要求。

在家乡参加共产党 参加农工革命活动

    1925年10月,张培道的老友施展同志写信请他回家乡参加革命,于是,他从广州回到江门,开始参加革命斗争,改名张挺生。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中共江会党组织领导人之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任国民党江门市党部宣传部干事,协助施展改组新会三个区的国民党党部。他在江门戏院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演讲,号召工农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像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从事农民运动一样,他积极投入江会地区的农民运动,走遍新会第三区16个乡,组织农民协会。他曾任第三区农民协会指导员,做全区农运的指导工作,发动农民群众斗争恶霸地主,要求减租减息。他协助组织农民自卫队,防止地主劣绅进行破坏。他还任新会县农民联合办事处执委会执行委员、宣传部主任,江门市工农商学四界联合会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在农民夜校、工人夜校讲课,对工农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继‘八一’南昌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准备发动广州起义。张培道积极参加江门新会地区响应广州起义的革命活动,1927年,党组织两次派他和彭业权同志到澳门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的会议,中共江会地区负责人叶季壮(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外贸部长)交给他带回五邑暴动计划,分工负责,他任肃反委员会主任。由于广州起义失败,江会地区的革命斗争也受到国民党反对派的 残酷镇压,他躲过枪林弹雨,躲过追捕,被迫逃往香港。他的弟弟、共产党员张华熙在后来在江门被捕,押往广州,在红花岗(即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在白色恐怖下,他在香港继续坚持斗争,从事工人运动,曾任中共太古船坞党支部书记。中共香港市委书记邓发是他的直接领导。后来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陷入困境,无法在香港立足下去,经党组织批准,他离乡背井,离开妻儿,远涉重洋,独自一人于1929年来到缅甸摩谷。他记住邓发同志向他转达党组织的意见时对他说的话:“你一有机会便快点回来再干革命工作。”两年后,他返回香港寻找党组织, 但是,竭尽努力,仍找不到。不得已,他于1932年3月,第二次前往缅甸。

移居缅甸 开展缅华民主进步事业

    张培道先生到缅甸后,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投身爱国民主进步事业。起初,在热心的华侨尹启良、尹就的支持和帮助下,办了一间华侨学校-南武学校,他在那里默默地耕耘,埋头工作,以进步思想教育华侨后代,经他启蒙教育而走上进步道路的青年学生为数不少。例如,后来在瓦城牺牲的战工队队员尹坚君,以及尹坚华、尹坚英等就是他的学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缅甸华侨的抗日救国活动,担任摩谷华侨救国分会的秘书长。1932年秋,他到仰光参加缅甸华侨救国总会召开的全缅华侨代表大会,结认识了黄俊生、黄重远、黄绰卿、王琴鹤、邓景芬等思想进步的华侨青年朋友。他参加了黄绰卿、朱彦雄、朱碧泉发起的青年学会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并在《椰风》周刊发表文章。随着缅甸华侨抗日斗争热情的高涨,1934年摩谷华侨成立了“摩谷华侨九一八社”,他任秘书长。顾名思义,“九一八社”就是宣传抗日救国,团结华侨抵制日货,以洗雪‘九一八’国耻。以后,他又组织了摩谷华侨救灾分会,发动摩谷华侨捐款支援延安八路军和陕北公学。“九一八社”还开办启新学校,对华侨子女进行爱国进步教育。1940年,他从摩谷转到曼德勒,继续开展爱国进步活动。他几经艰辛,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重新加入了共产党。之后,在瓦城与黄俊生、黄重远等一批进步朋友开办开南国货公司和开民印刷公司,他任公司经理。他与邓景芬、容希文发起创办《曼德勒报》,他的长篇连载“挺生自传”写他1925—1929年在国内参加革命的经历。他协助、支持刘惠之、黄重远、黄绰卿等筹办《缅京日报》(后改为《侨商报》),并兼任该报董事。他还以广教育学校校长的身份,在华侨上层社会中开展工作,团结了一批华侨上层人物,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在他的努力下,曼德勒的华侨进步组织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根据侨党的指示,张培道与容希文(也是共产党员)等一批爱国华侨在曼德勒组织了“缅甸华侨战时服务团”,曹忠楼任团长,他任秘书。

    1942年1月,从仰光撤退到曼德勒的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正式成立,成为“战时服务团”属下的一支队伍,他也就成为“战工队”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战工队”正式成立后,他负责“战工队”的对外联络工作,出面同滇籍侨领商量,让“战工队”从福建同乡会迁到比较宽敞的云南会馆,又发动各阶层的华侨募捐支持“战工队”的活动经费,解决了七八十人的“战工队”的吃饭和住宿问题。他还利用长期在缅北的关系,坚决执行对国民党又团结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亲自出面争取国民党开明进步人士的支持,又努力阻止国民党反动分子对“战工队”的破坏,使“战工队”1942年在腊戍、地保、皎脉和眉苗的巡回宣传演出得到当地华侨的大力支持,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缅甸沦陷前夕,大批华侨为了逃避战乱,纷纷要求回国,但许多人没有登记证,他就利用其社会关系,负责同当时的中国驻缅甸总领事馆联系,并借用广育学校为办公地点,帮助华侨办理护照或登记证,使他们能逃难回国。

    为了专心致志搞好“战工队”的工作,他辞去广育学校校长和开民公司经理职务;为了减少家庭的拖累,他毅然把妻子儿女送回摩谷。1942年5月,缅甸战局急转直下,缅甸沦陷在即。为了保存实力,侨党组织和“战工队”决定撤退回祖国。在无法从八莫回摩谷接妻子儿女情况下,他忍受着与妻儿生死离别的痛苦,年已41岁的他,毅然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侨党的李国华、刘惠之、徐迈进、任以沛、容希文、尹坚英、尹坚华、林元坚等一行十人,从缅北八莫步行撤退回祖国云南,一路翻山越岭,越过海拔5000英尺高黎贡山(又叫大雪山),冒险渡过急的怒江,经历千辛万苦,才到达保山,再从保山乘汽车安抵昆明。但接着,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的跟踪、监视,他们十人只好分散到各省去。后因当时的侨党领导人在昆明被国民党逮捕后自首的缘故,张培道从此又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失去了党原本安排他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的机会,成为他一生最大的挫折和遗憾。他在贵阳和云南楚雄呆了几年,艰苦谋生,目睹了几万缅甸华侨逃难回国后的悲惨遭遇。

    抗战胜利后,张培道先生于1946年3月复员回缅甸,继续从事缅华民主进步事业,发展民主爱国教育。首先,在摩谷团结了思想进步的华侨,改组了原来由国民党势力控制的摩谷华侨互助会,在这个基础上,兴办了摩谷华侨复兴学校,他被推选为校长。他聘请思想进步人士任教,对学生进行爱国进步教育,摩谷有很多学生回国参加革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的参加游击队和解放军,有的参加志愿军,有的当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工程师……,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贡献。其次,在缅华民主爱国进步运动方面,他在昆明受民盟组织的委托,积极协助萧岗、叶振荣等同志,筹备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缅甸总支部,他任第一届执行委员,又任摩谷分部主任委员。他还发动摩谷华侨集资,协助兴办南侨文化供应社,向华侨供应新中国出版的图书报刊。他积极协助仰光华侨进步力量创办《人民报》,并应报社的要求,曾辞去摩谷复兴学校校长的职务,到《人民报》担任驻社董事,协助发展《人民报》的业务,并让摩谷复兴学校的缅文老师萧兴国到《人民报》当记者。他就是后来成为该报缅文版主编、编写《华缅辞典》的萧凡。

离缅回国 参加祖国建设

    由于在缅甸解决他恢复党籍有困难,仰光侨党负责人郑祥鹏决定派他回国工作,争取在国内解决党籍问题,并把他回国的情况报告党中央。张培道于五十一岁那年即1952年5月乘船离开仰光回到广州。中央指示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安排他的工作,于是介绍他到广州市工商联工作先后担任支援土改办公室主任、手工业科科长、等职务。他积极参与广东省侨联的筹备工作,被选任广东省侨联第一、第二届常务委员,还任广州市侨联委员、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委员、新会县政协委员等职务。当时他是江门、新会地区参加过大革命而尚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革命之一,因此深受尊重。他利用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革命回忆录,为江门新会党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从1961年起,他用四、五年的时间,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回忆录》两卷。第一卷《在粤港革命的岁月》详细记述他在国内从事的革命活动;第二卷《在缅甸的岁月》详细记述了他在缅甸从事缅华爱国民主进步活动的经历,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张培道先生于1963年退休,1978年1月在广州病逝,享年77岁。有200多人参加他的追悼会,追悼大厅摆满了花圈,送花圈的单位有: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广东省革委会外办,广州市革委会外办二处、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联、中共越秀区委统战部、中国人民解放军54408部队等。悼词写着,“张培道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在民主革命时期,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为党为人民做过有益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培道同志以满腔爱国热情,从缅甸回到祖国怀抱,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工作积极负责,热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党对资改造政策团结归侨、侨眷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时‘文革’刚结束,包括广东省侨联在内的许多社团单位还没恢复活动,因此,原南洋中学副校长黄重远曾评价说,“当时能办成那样规模的追悼会,是不简单的。”

    张培道先生一生致力于缅华爱国民主进步事业,是缅华爱国进步事业的老前辈。他一心为革命,工作热情,不怕困难挫折,坚持奋斗不已。他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办事公道,助人为乐,能团结各方面的人一道工作,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为缅华事业,他尽心尽力,不计个人得失。他是摩谷地区的侨领,也是曼德勒有影响的侨领之一。在摩谷的华侨、华人和归侨中有很高的威望。有弟子写诗称赞道:“异国桑梓灯一盏,多少后生慕至贤”。由于国内的种种原因,他临终时仍未能解决回国时所抱的愿望—恢复党籍或重新入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虽然由于历史原因而脱党几十年,他仍然以党外布尔什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理想,毫不动摇,努力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一生克己奉公,公而忘私,生活简朴,不争名,不图利,不抛头露面,甚至没有留下什么个人生平活动的相片。

    他一向以进步思想和严格要求来培养教育五个子女,他们都成为共产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贡献。长子郑明(原名张世光),1948年从摩谷回昆明升学,后来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反对派逮捕入狱,出狱后投奔游击队,参加解放战争。解放后一直在畹町、芒市从事对缅外贸工作,直到离休。二儿张新民,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曾在该校东南亚历史研究生研究缅甸历史,援越抗美被征调参加解放军,最后是第一军医大学的正师级英语教授,1998年退休。

    长女张爱群,从南洋中学回国升学,就读于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广州市第49中学先后任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后调任第76中学校长,直到退休。次女张惠群,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在广州市果树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小女张超群,在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中毕业后下乡务农,以后任新会县(市)中医院办公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直到退休。张培道的一个媳妇和三个女婿也是共产党员。祖孙三代,共有共产党员17人,这在归侨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妻子郑秀兰,是婢女出身,结婚后一直跟随、支持张培道从事革命活动和缅华民主进步事业。回国后,她是所居住街区的侨务工作积极分子和烈军属组长。2008年满100岁还健在。

    张培道先生一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为缅华爱国民主进步事业,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他不追求高官厚禄,不追求享受。他廉洁奉公,去世时两袖清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却留下20万字的珍贵历史资料――两卷回忆录和精神财富。关于张培道先生在缅华社会的活动,黄重远、郑祥鹏、吴章彬、冯励东、黄绰卿、陈东明等诸位老前辈的文章和著作均有记载。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缅华网网友叶 11年前 回复TA

老一輩共产党员不追求高官厚祿,不追求享受,廉洁奉公,爱民如已,人民尊敬他们,永遠怀念他们.  而现在那些贪官污吏,贪贓枉法,崇洋媚外,包二奶,玩小三.实在令人气愤.  希望在习总领导下,纠正党风,政风,把中囯建成伟大富強国家!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