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安倍表演让国际社会误以为“日本讲理”

编辑:中国日报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4-08-19 11:08:26 共1340人阅读
文章导读 外媒:安倍表演让国际社会误以为“日本讲理”

 

外媒:安倍表演让国际社会误以为“日本讲理”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责任编辑:吴倩

    《联合早报》蔡永伟8月17日报道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形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交战略是一种“表演”,国际舆论将会被安倍引导,形成“中国老是不跟日本对话,中国是不灵活”的印象,使中国陷入困境。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没有随部分内阁成员在“八一五”二战日本投降69周年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仍引起中国强烈不满。受访中国学者认为,这是安倍编制的“表演”,其内容包括表达与中国举行首脑会谈的意愿,目的是让国际社会形成“日本讲理,中国挑衅”的印象。

  至于中国会否答应日本在今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实现两国首脑会晤的请求,受访的新加坡学者认为,中国的态度看似有所松动,但关键还是在于日本如何回应中国为举行首脑会谈设下的条件。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多名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8月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去年底曾参拜的安倍此番虽未前往,但还是通过其代理人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供奉了祭祀费。对此,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并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16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分析说,日本政要年年参拜靖国神社,是因为在日本右翼的观念中,“对外侵略不过是强者开拓疆土的正常游戏。即使日本在这种游戏中落败,仍应尊敬为了帝国扩张而付出生命的日军将士”。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伯玉则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撰文,以执政党自民党、左翼革新在野党围绕历史问题展开政治角力的视角进行分析。

  张伯玉指出,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政治行政改革,试图确立形成强势首相格局的制度支持,相对较高的内阁支持率进而帮助安倍巩固他在国会中的支持,使得安倍特色的各种政策议案畅行无阻,甚至安倍有失体面的不当言论也未受到在野党的严厉追究。

  其次,安倍领导下的自民党的“变质”以及“党内反对势力”的缺失,使安倍成为“独裁首相”。自民党早年曾是一个“多元”和“分权”的政党,如今自民党政治家群体结构趋同,保守偏右派在党内大行其道,自由派日趋衰落。另外,左翼革新在野党的衰落也加剧了安倍的右倾化,以致他频频否认侵略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不论是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还是解禁集体自卫权,抑或是对待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和慰安妇问题的态度,都凸显安倍政府大力推进民族主义化和逆反历史潮流的趋势。

  时殷弘分析说,在此背景下,安倍又不时表达同中国举行首脑会谈的意愿,目的是要让美国、东南亚和其他邻国感觉到“日本是讲道理的,中国才是挑衅者”的印象。

  时殷弘因此形容安倍这样的外交战略是一种“表演”,国际舆论将会被安倍引导,形成“中国老是不跟日本对话,中国是不灵活”的印象,使中国陷入困境。

  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本报,正因为日本可以把责任全推给中国,中国外长王毅才于上个周末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的东盟外长系列会议上,同日本外长岸田文雄举行非正式会议。

  王义桅说,中日外长可能借助这个非正式场合,针对两国首脑如果会晤将谈及哪些内容来交换意见。“总不能出现我和你见面,但你的立场还是老立场的情况吧?”

  王毅和岸田文雄上周的会见,是自安倍前年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以来,中日外长的首次交流。两国上一次的外长级会谈是在2012年9月。此后,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端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而陷入僵局,两国元首自上台以来也都未举行正式会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向本报分析,中日外长上周会面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两国元首会晤的可能性,一方面显示日本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中国正在认真考虑此事。

  李明江认为,王毅可能已明确向岸田文雄传达中国为首脑会晤设下的条件,包括日本必须以某种形式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以及安倍须承诺在任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现在球在日本那边,就看日本怎么回应。”

  在李明江看来,靖国神社问题可能比钓鱼岛争端更容易处理,因为安倍在任内已经参拜过,履行了他对国内的政治承诺。

  时殷弘则较为悲观。他认为安倍绝对不会同意中国所设的任何条件,不仅不会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也不会做出任何明确表态。(远达)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