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之国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9-03-29 13:21:39 共1262人阅读
文章导读 佛塔之国

吴赟泽 李楠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亦称上座部佛教。

就像上面所提到的,盛行于缅甸的,是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早自蒲甘王朝开始,就被设为缅甸的国教并逐渐盛行于缅甸全国,在13世纪初达到鼎盛。由此,将缅甸称为浸润于佛教的国度并不过分。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殖民还是战争,永远也不会消除缅甸的佛教元素。

缅甸有着佛塔之国、万塔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佛塔数量最多的国家。建造佛塔是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诲的另一层意义。而在佛塔中,通常会安奉著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让绕塔及顶礼者皆能积集功德。在象徵意义方面,佛塔则是代表了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同时,在缅甸的第一个王朝蒲甘王朝时期,便建造了3000多个佛塔,流传至今的仍有100多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缅甸对佛教有着崇高的敬意。现在,缅甸的佛塔不仅用于宗教,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全球的游客都慕名而来,仰望佛塔的金碧辉煌,感受佛教文化的熏陶。

仰光的大金塔可谓缅甸佛塔之最。从仰光市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仰望到被虔诚的缅甸人民贴满金箔的大金塔。白色大理石铺地广场围绕着金塔,向四周绵延出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佛塔与寺庙。前 588年至今,各个年代的国王不断增建,巨大的金塔塔顶装饰了数量繁多的各色宝石,据说即使是阳光并不耀眼的清晨依然清晰可见。位于缅甸中部的蒲甘,是亚洲三大佛教遗迹之一,他有着和这个国家一样的别称——万塔之城。蒲甘的佛塔大小不一,原是为了祈福、许愿、赎罪或修法的感应……等不同理由而兴建。缅甸历史上的蒲甘王朝的建塔规模之宏伟,堪称缅甸建塔历史上的顶峰,建塔艺术几乎集缅甸建筑艺术之大成,使蒲甘城成为当时缅甸文化、宗教的中心,迄今依然保持着缅甸宗教圣地的地位。

不仅如此,缅甸全国上下对佛教都有极大的推崇。1950年,缅甸政府设立僧伽法庭、宗教部和佛法院。宗教部的设立目的,在于制定法律辅助僧伽,由政府资助成立佛教大学、训练师资,因此,政府和佛教之间有极其密切的接触。佛法院是全国佛教徒的代表机构,成立宗旨是在国内外弘扬佛法、设立布教中心、开办课程和机构、举办佛典口试和笔试。1961年8月26日终于通过宪法,宣布佛教为缅甸国教。宪法第二十条规定,佛教是一个拥有特殊地位,并为多数人民所信仰的宗教。而缅甸人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乐善好施,这已成为缅甸人的一种习惯。缅甸有句俗话:“心诚的人施舍一个像榕树籽一样小的东西可以得到像榕树那样大的报答;心不诚的人即使施舍榕树一样大的东西,也只能积下榕树籽那样小的功德。”缅甸人的施舍和捐献到处可见,数以万计的佛塔和数不清的寺庙是人们捐款修建的;全国32万僧尼的斋饭、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的;就连市内公共汽车的凉棚、公园里供游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钱修起来的,上面都刻有施主的名字。缅甸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捐钱修佛塔。他们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临死时把全部积蓄捐献出来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

仅仅千字无法完全传递出这个佛塔之国的诗意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张机票,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缅甸。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