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阿凯)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2-04-26 14:41:44 共2808人阅读
文章导读

感悟

(阿凯)

2021年秋由许均铨先生主编的《缅华文学作品选》第七期已经出版了。

从2015年开始, 每年我有撰写一篇拙文被选入《缅华文学作品选》。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缅华笔友,利用自己的业馀时间, 抱着赤子之心,写出自己纯朴真实, 又生动的故事。内容丰富,作品散发出中华文化和缅甸民族风情,使得除缅甸之外, 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缅华侨友, 为振兴中华,与时俱进, 起作桥梁的作用。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看到这几年来,缅华文学的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增加了许多年轻的缅甸本土的华侨、华人的作者,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这本选集的第二期,有几篇回忆录,追诉抗日战争时期,缅甸华侨所遭受的苦难和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用笔杆子描写缅甸这块土地上的感人故事、许多优美的诗篇, 感人肺腑。

从上世纪30年代起至60年代, 是缅甸华侨的辉煌时代。华侨的爱国活动, 前辈们的事迹和无私的奉献,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她们的事迹应记在缅甸华侨的历史史册。新中国成立后,由50年代至60年代,中缅两国的各方面的来往,包括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军事交流,华侨的参与,都起了促进的作用。然而, 就在67年6.26 的一场反华事件中,所有华人的活动和文教事业都被禁止,所有缅华文教资料和报纸都被破坏或毁掉。如何追溯已失去的历史和人物, 唤醒人们记住教训, 抚平历史伤口, 珍惜当今的大好时局, 当好中缅两国"胞波”的友谊推手(缅甸语”胞波”指亲如同胞兄弟)。这是《缅华笔友会》笔友们要思考的课题。

1965年起, 缅甸政局突变, 华文学校将收归国有化。从1966年至1998年,缅甸政府奉行“缅甸式社会主义” 时期,除缅文和英文外,其他外文报刋、书籍不得出版,华文也属于外文了。这将近60年的光阴,华文报刋、书籍,文学作品只得在少数人手中传阅。这段时期的华文文学作品,只有靠大批移民到世界各地的缅华侨胞,在客地开花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缅甸华侨华人子弟, 因没有机会受到华文教育, 看不懂中文, 在家里只会讲缅语或家乡话, 对于30至60年代,缅甸华侨的爱国活动, 不了解, 这是一件可悲痛的事。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中缅两国的关系也逐步改善,1980年代末,缅甸政府也放宽了限制,缅华教育的环境相对放寛了。现在缅甸各地各类华文补习,华人社团以补习班名义开办华文学校有上百学生。近年来,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缅北地区对华文教育需求较为迫切,华文学校也获得地方学校政府的许可,纷纷办起来,这些学习华文的青年人,将为缅华文学创作播下火苗。

回顾历史, 将记忆写入文学记录。21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缅华文学作品也可以在网上发表。目前缅甸的华文网站也有好几家。虽然我的写作水本有限,我也鼓起勇气,收集资料,向老一辈的老师了解情况,整理,借助这些平台,将我所知道的事件, 和前辈的故事登载在缅甸华文《缅华网》、南加州缅华网,供大家分享.....从2016年3月份开始,先后撰写了十几篇文章。

历史会永远记得, 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那段岁月里,缅甸华侨和缅甸人民的友谊,例如缅甸华侨体育总会每年举办的各类球赛,以及体育运动盛事,对缅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我深信,还需要更多人士去收集, 挖掘,编写她的事迹, 誏这一代的年轻人得到启发。也可以引起已年老的缅甸华侨同胞们有个美好的回忆 !

近几年来,《缅华文学作品选》的营养, 浇灌我的心田。在秘书长许均铨先生的关爱和指导下, 积极参与写作,先后刋登在〝缅华网〞,南加州缅华网, 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的《东盟园地》,以及缅华笔友会主编的《缅华文学作品选》,为缅华的海外游子,追回童年在缅甸成长的依稀记忆;用亲身的经历,真实的故事, 同大家分享。

光阴荏苒, 如今已迈入耄耋之年,希望在有生之年,以恬淡的文字氛围,对生活的热情,积极写作,领悟文字的精神和韵律与缅华文友们一道, 憧憬美好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旅途, 变幻莫测, 迎着困难而上,与时俱进, 勇敢追梦, 生活才有动力。

 最后, 就让我以下面这首诗“跟着你走”与大家共勉励!

 

跟着你走

缅华笔友会

你凝聚海内外缅华文友志士

重燃缅华文苑的火苗

吟诗作赋谱写新篇章

 

跟着你走

缅华笔友会

你团结海内外缅华同侨文友

发扬神州精彩的文字

弘扬中缅〝瑞苗胞波〞一家亲

 

跟着你走

缅华笔友会

薪火相传培育新一代

感悟祖国复兴新生机

携手并进实现伟大中国梦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