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三十年,缅北密支那广东会馆对侨胞的贡献(1992-2022)作者:朱素山,许锦常,李应群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2-04-23 14:46:18 共2549人阅读
文章导读 从十九世纪初,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就开始逐渐向东南亚地区移民去定居和通商,加上当时英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扩张埴民地,需要很多劳工,所以很多广东,福建侨胞就开始到南洋工作。现今,全球海外华人 总数约三千万人,当中八成在东南亚地区生活。

回顾过去三十年,缅北密支那广东会馆对侨胞的贡献(1992-2022)

作者:朱素山,许锦常,李应群

从十九世纪初,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就开始逐渐向东南亚地区移民去定居和通商,加上当时英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扩张埴民地,需要很多劳工,所以很多广东,福建侨胞就开始到南洋工作。现今,全球海外华人 总数约三千万人,当中八成在东南亚地区生活。华人移居当地的高峯期为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至二十世纪初,大部份皆是以华工身份,飘洋过海到南洋各国工作。华工经历了许多辛酸故事,才能生存下来。


海外华人会馆,庙宇的功能:

海外华人试图通过宗亲会、会馆以及庙宇等组织建立其在移居地的“小生境”,并以此维持与家乡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上的通道。海外华人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受到所在国社会政治和本土化的影响,所以,会馆或庙宇都会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做好华人和当地政府的关系。

海外华人社团组织功能时十分盛行。社团组织具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海外华人社团的功能划分为协调海外族群的内部关系、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的社会关系以及协调华人族和主流社会的发展。社团为华侨华人抵抗来自主流社会的族裔歧视、拓展经济,社团不仅能够加强华人族群内部的联系和整合,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社会的联系


缅北密支那,广东会馆:

宗旨: 照顾侨胞,传承文化,尊重法律,扶持老幼

十九世纪末,英国人在缅甸各地相继开发市镇,从仰光招募一批广东木匠到密支那来为他们做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去开发缅甸北部重鎭密支那。这些先辈们即在密支那成立广东会馆,延续至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密支那广东会馆成立后,也收到仰光广东公司送来的匾和腾冲归国华侨联合会送来的匾。

广东会馆曾三易其名:

广东公司

广东同乡会

广东会馆

因为当时英国人认为海外各侨团组织都被视为反清复明的非常组织,所以开始名为广东公司(商业性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王朝,就改成广东同乡会。二次大战后,才改为:广东会馆。

原址是在密支那珊素北区,后来一位广东木匠司徒年返回广东家乡,就此音讯全无,他的妻子杜翁之,就将他们在敏雅区三号的住宅(目前广东会馆的地址)转让给广东木匠们成立鲁班行,珊素北区原址就卖给同鄕李顺,后来鲁班行改建,二楼成为鲁班行,楼下做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曾经有五次重建:

第一次买下重建(二战前)

第二次重建(二战结束后)

第三次对面市场火灾怏发生后重建

第四次,1952年重修

第五次,1977年,重建到至今


密支那广东会馆还拥有两处房产,一处是在‘敏雅区’15号,两层,先辈们称为长楼。先辈们在二战前,用广东侨民捐献的香油钱买下的。另外一处是在‘瑞杨并’区,二战后,分地给华侨建房时得到的,建成平房,作为新村广东同乡会,到1952年,搬迁到目前的会馆,合并后,正式命名为广东会馆。

会馆的收入主要靠’敏雅‘区15号的长楼出租和’瑞杨并‘区的平房出租。1977年重建时,广东侨胞热烈支持和捐献,缅北地区很多小镇的广东侨胞都大力支持会馆的重建。纷纷捐款去完成重建。


广东侨胞都了解,在海外大家团结才能生存发展,所以,缅甸很多小镇都有成立广东会馆,提供帮助给自己的同胞们。所以多数广东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定打听广东会馆的地址,可以暂时住宿,或是请求协助等。在缅甸的广东人以四邑为主(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但是,一般广东会馆,宗旨是:只要是广东省的侨胞(五县,四邑,客家,潮洲),都一视同仁,为侨胞谋富利,照顾老弱病残,百多年来都提供很多侨社福祉。


侨胞都知道团结起来,在异乡打拼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侨胞们,大家团结集资(股份公司),在缅北地区小城市或是小镇做当铺和酿酒公司。所以,到目前为止,缅北地区的当铺和酒公司很多都是广东侨胞在经营。


文化和节庆:

每年都会举行清明扫墓祭祖仪式和聚餐。除了侨胞的捐献之外,大部分都由会馆出资。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前一天, 会馆在七月十四日举行祭拜祖先,和聚餐。因为家鄕之风俗,提前一天拜祭,烧金银钱纸送鬼,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关闭的曰子,所以提前一天拜祭让他们能携带金钱回归地府。

(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在缅甸广东侨胞多数人都是木匠或者建筑包工等。加上密支那创办会馆的先人,都是木匠出身,所以每逢农历正月十三纪念鲁班生日(传说中的鲁班生日是正月十三)和六月十三师傅诞,会馆全体职员拜祭鲁班先师后,职员聚餐。所以在会馆二楼供奉鲁班神像。

(关于鲁班简履:鲁班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家,姓公输名班,春秋时鲁国人,因而称鲁班,被建筑工匠尊为祖师。纪念鲁班的日子,为阴历六月十三日,又称之为:鲁班诞)


五月十三日是纪念关云长(关公)单刀赴会,拜祭关公和职员聚餐。关公是有胆识重义气的形象,在广东侨胞的内心感受,对自己的侨胞,一定要像关公一样有胆识有义气。所以在会馆大堂内供奉关公神像。

(单刀赴会指关羽一人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八月十五中秋节,会馆举行祭典和吃月饼。


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敬老礼金及日用品发放,对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的敬意。


十二月冬至那天,也举行祭典和吃汤圆。


中国农历除夕和新年,一般侨胞都是自己家庭拜祭,会馆也会拜祭,但是,只是一个简单仪式而已。


广东侨胞在拜祭先人文化上一定要有烧猪,这文化传承下来也有百多年了。到至今大家都继续做下去,值得兴慰。


对于会馆职员选举:

只要是会员,每人都有一票,民主制度。加入会员的要求,非常简单,满十八岁,自己的祖先,或是父母其中一位是广东人,都可以参加成为会员。终生付一次会员费就可以了,三十年前的会员费是十元,目前是自由捐献,多少不计。成为会员后,会馆会发一张会员証。

每三年选一次,选举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广东会馆大堂举行。票数最多的是会长剩下的就是副会长,秘书长,财政,外交,和几位理事。年纪大的为监事(不必选举,多数上几届的会长或是职员等)。

非常公平,民主的选举,所有职员都是义务性质,没有酬劳。多年以来,没有任何人对选举的制度有任何异议。

选举完,新职员就会在八月十五日上任,为期三年。八月十五日也总结会馆一年的账目,公布于众。侨胞们都很满意。


对侨胞之协助:

任何丧事,会馆代表都会到达,慰问家属和送上慰问金。如果经济有困难,会馆会设法解决,出殡当日,一定用广东会馆的旗帜,在最前面开始出殡,到广东墓园安葬。如果侨胞因病住院,会馆代表也会到医院去探望和送上慰问金。

一般喜事,都可以借用会馆大堂举行和招待。捐香油钱就可以了。

1992年缅政府下令,全部坟墓都要迁移到郊区,在旧广东坟场内埋下很多无名士的单身人士,(大约有200余人)没有家属来搬迁,只有会馆来出面处理,由吴炳强先生捐款,将所有无名士和没有后代的人士之骨灰,全部完整搬迁到新墓园。1994年全部骨灰搬迁完毕,一大功德圆满完成。

迁移到新墓园后,会馆又出资建凉亭,供清明扫墓祭祖活动,很多侨胞也捐款,在坟场内设石桌,石櫈,用来拜祭先人时,暂放祭品的地方。

有一次中国领事来拜访,由会长和侨胞热烈欢迎和举行坐谈会,当时会长吴炳康请求领事帮忙,向缅甸执政者在合法的原则下,给予侨胞,缅甸入藉公民身份。经过中国领事馆的努力,90年代初期,密支那侨胞很多人得到入藉公民身份证。在申请公民填写表格方面,侨胞锺宝萍律师给予帮助,填写完整资料,非常兴慰。

因为有这些优良传统,所以缅北地区的广东人的后代,只要自己认同是广东人,不需要懂广东话,广东会馆都接受,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协助,所以,会员都以自己是广东人为荣。每次聚会都有二百到三百人参加。


财政: 

因为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所以会馆的主要收入来自房租,因为照顾侨胞,租金比一般商用房租少,所以会馆常常都入不敷出,1977年,会馆需要重建工程费用,缅北侨胞热烈捐助,得以实现。

1990年选举后,由吴炳康做会长,许锦常做副会长,李均佑和其他侨胞分别担任各项职务。开源节流,提高租金,运用商业模式,在会馆的财务上做了,很大的改变,使会馆开始有盈余。因为成功的将会馆从亏损变成盈余,所以侨胞们都希望他们继续做下去,每次选举都是他们高票当选,大约做了二十二年,因年迈,而交棒给年轻的一代,三十多年来,缅甸通货澎涨幅非常高,他们也有先见之明,将会馆现金,全部买下黄金,所以保持会馆的财务,不受通货澎涨的影响。对会馆的贡献非常大的。每年会馆都可以拿一笔资金来支持年长同胞之敬老津贴,农历新年对贫穷同胞的支助,(在敬老礼金和春节期间对贫穷同胞协助的资金上,很多有能力的同胞都参加捐款,这种精神十分敬佩)另外会馆提供大笔资金办理七月十五和清明节聚餐等。一至到如今,目前会馆还存在银行内有很大的一笔基金。值得兴慰。


政治:

广东会馆宗旨,尊重当地法律,宗教和风俗文化,不参与任何政治立场。


教育:

会馆非常注重下一代的教育,鼓励年轻人去考进当地大学,完成学业,出人头地。

全力支持,广东子女出国留学,或是到海峡两岸去进修中文,曾经在会馆内开设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学习班。也订多份中文杂志,刊物供会员阅读,增加知识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很多年青人懂双语,或是三种语言,回到缅甸后在外国公司内做高级翻译人员。另外大力支持中文学校,鼓励年轻的一代去学习中文。


对中国的协助:

中国云南省,腾冲,保山各地官方代表来密支那访问,都热烈欢迎。中国贸易团和一般企业公司到密支那来寻求商机,会馆都会提供明确的贸易上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等。 需要时,由会馆派代表做翻译。


结论: 在旧时代的海外华人,定居异国都了解团结起来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成功的建立各种会馆(省籍会馆或是姓氏宗亲会,另外也有别的社团等等),大家的宗旨都是一样的,恊助侨胞和为自己的侨胞谋福利等。也传承家乡的文化和风俗。所以培养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在各行各业里,发扬光大。团结就是力量展现出,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美国旧金山华人,团结一致,在投票上,选举地方官员或是法案的推动,都是一致的。所以,旧金山政府对华人的声音是尊重的。值得骄傲。

作者朱素山,密支那广东人,目前定居美国加州

作者李应群,密支那广东会馆前任秘书。

左边吴炳康前任会长,右边许锦常前任副会长(作者之一)

缅北密支那,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正门

上一任会长,朱礼贤(2012-2021)

现任会长陈裕久(2022)

广东坟场(缅北密支那市)

广东会馆二楼供奉鲁班先师

广东会馆楼下大厅,供奉关公神像

二战前,缅甸仰光广东公司赠送之匾

中国腾冲年归国华侨赠送之匾

密支那广东山坟的大伯公墓

广东山坟凉亭,拜祭完后,暂时休息之亭

从旧坟场,搬到新坟场的无名士,吴炳强同胞出资完成

广东坟场内的火葬场

侨胞关建华,朱雅贞捐赠之石桌石櫈用来放拜祭品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