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到“养儿烦恼”(华轩)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1-04-05 23:22:44 共3384人阅读
文章导读 “养儿防老”到“养儿烦恼”(华轩)

 

“养儿防老”到“养儿烦恼”

(华轩)

    “四世同堂”、“养儿防老”的观念,我民族千百年所奉行的不成文行为准则。古训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子,为的是沿延香火。大户人家的媳妇,如生下儿子,举家同庆,做媳妇的也脸上有光,“母凭子贵”,打从其儿子呱呱落地,即刻生效也!新时代的大户人家,接受新教育,思想开明,虽然不像古代拥有三妻四妾,然、如膝下只有千金,尚无公子,其父母心急如焚,做妻子紧缩脸庞,只恨肚子不争气,眼看有断后危机,做父母急、做妻子急,做丈夫也就“名正言顺”地纳妾了,以求得一子,延续香火,求子的责任,落在第二任老婆身上。在古代,祈求观音赐子做故事委实不少,民间求子秘方更是繁多,吾人求子心切,可见一斑。

    在男性主宰的时代,儿子在家里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言,圣人明文规定,女子须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儿子啊儿子,竟然如此重要,在广阔神州大地上,在中华民族思想意识里,绵延千年不衰,一代传一代、一世接一世,没有人认为有悖真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的生育政策,儿子的身价、骤然升高,多少女婴被偷偷遗弃,或遭害致死,二十年后,造成严重阴阳失调,呜呼!假如观音菩萨显灵,赐神州大地,家家户户尽生儿子,香火不断,却不知女儿国座落何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写了一篇社会调查报告,1986年,费老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家乡,发现淳朴古风荡然无存,一位儿时好友哭丧着脸对他说,小儿子就要成家,硬要老父买一间房子,小俩口要过自己的“二人世界”。莫说老友的经济能力负担不起,“养儿防老”的观念更使他接受不了这一现实。1936年,费老在前往伦敦留学前,回到故乡一趟,那时农村人人敦厚、古风弥漫,孝敬父母,自不在话下。而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截然不同,费老比喻为鸟巢式家庭,当母鸟孵出小鸟,辛苦觅食喂小鸟,窝里小鸟张嘴等食,一旦羽毛丰满、翅膀长硬,啪啪,妈咪拜拜!寻另一半去也,然后又像妈妈一样,筑巢、喂食、啪啪,共度二人世界,周而复始。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儿子不孝敬父母,屡见不鲜。几年前,据报道,四川有位老汉,膝下有四个儿子,都不养其父,把父亲丢在羊棚里不管,邻居看不过去,报了官,最后,法庭裁定,勒令每个儿子轮流赡养一个月,老汉才勉强能糊一口粗饭;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多了好几家养老院,儿子媳妇赚钱忙,把老父老母往养老院送,头三个月还来探望,六个月后,再不见踪影。

    不久前,我住的小区里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老头子,有两个儿子,全靠二儿子从台湾寄钱来维持生活,大儿子是无业游民,只会伸手要钱。终日沉沦泰国彩票、酗酒好赌。这一日,他从外面归来,看见老爸正在吃面,就伸手要钱,不遂,竟把老爸手中的面碗抢丢在地,然后要爸拣起来吃,老人不从,竟被逆子用刀子刺伤,老人唯有请求区公所看管儿子。

    “养儿防老”到“养儿烦恼”的社会风气转变,从尊敬老人到嫌弃老人的道德堕落,不禁令人深思,圣人道,“百行孝为先”,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元素,然,要构建和谐家庭,则需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孝心。圣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兄弟睦、孝在中”,父母、兄弟、姊妹需要相互敬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男尊女卑”要消除,才能构成新型和谐家庭。“福田靠心耕”,和谐家庭需要共同创造,“养儿防老”自然成,“养儿烦恼”自然无。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夕阳红 13年前 回复TA

这是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这样的问题在缅甸还没那么严重.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