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年俗背后的美丽传说

编辑:转微信 2014-01-21 文章类型:缅甸旅游 发布于2014-01-21 22:14:18 共1957人阅读
文章导读 闽南传统年俗背后的美丽传说

 

闽南传统年俗背后的美丽传说

    喜欢过年的味道,那种丝丝喜庆弥漫在空气中,渗入心扉。在闽南,新年特别长,年味特别浓,众多具有闽南风情的“年俗”也被广为传颂,过年的时候都很自然地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却极少人知道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背后有着怎样美丽的故事传说


  送灶君后笼尘


  有老人说,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但事实不仅仅如此,“笼尘”的由来可追溯到千年以前。


  传说,人间有一个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的三尸神。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想谋反天庭,惹怒了玉皇大帝,遂降旨让蜘蛛在作恶人家的屋檐底下张网以作记号,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将有记号的人家斩杀。三尸神见此计得逞,不管青红皂白,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都做记号。灶王爷为阻止三尸神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于腊月廿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于是,每户人家都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在除夕前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王灵官下界查看时,根本找不到有劣迹标志的人家。为了感激灶王爷,民间总在送灶后除夕前开始笼尘。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


  闽南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出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就是初三不出门,晚起也无妨。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闽南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量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两天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那天,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的正月初三,闽南居民便把这天作为忌日,在这一天祭祀过世的亲人。


  正月初九天公生


  “初九是天公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因为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诞辰,所以大家都特别重视。文献记载,之所以选择正月初九作为“天公生”,是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四季之首,为木气之始。而九这一数字代表极大、极多、极高,所以一年中的第一个初九就定为玉帝的诞辰。


  但却少有人知道“天公生”还有一段令人揪心的传说。唐朝,黄巢的军队曾在新年间从北方到南方,北方军队在遇到服饰与语言不同的福建居民时,由于听到这些居民自称是“狼”(闽南“人”的读音)而大开杀戒。面对北方强兵,福建居民只好纷纷逃到甘蔗园内躲避。一直到北兵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停止了杀戮,南方的福建人才于正月初九这天走出蔗园。侥幸逃生的福建人感恩天公解救,便把正月初九作为祭拜天公、祈望天公庇佑的日子。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又称元宵节。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


  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为了迎接元天官赐福之辰,淳朴的闽南人便用花灯、歌舞等方式来表达感恩喜庆之情。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