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与丝绸之路:“古地图中的澳门” 知识系列之(一)

编辑:典藏精选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9-09-06 14:24:01 共4912人阅读
文章导读 澳门与丝绸之路:“古地图中的澳门” 知识系列之(一)

典藏精选|杨迅凌

澳门作为葡萄牙人在中国沿岸唯一的长期居留地,自然就成为十六世纪下半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有人问,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是泉州吗,怎么变成了澳门?实际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样貌。唐代和北宋的广州港、南宋中期至元代的泉州港都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因此,我们需要对“丝绸之路"这个概念进行一番梳理。

一、 什么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是自古就有的称呼,它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1833-1905)(图1)在他1877年出版的一本叫做《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undeter Studien)的书中首次使用的概念,用来指中国通往欧洲的贸易交通路线。这个词很快流传开来,被人们所熟悉和使用。后来,中外学者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不断往“丝绸之路”这个概念里注入新的内容。目前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其他部分的长途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交通路线的总称。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产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等,只是因为丝绸在早期各类贸易产品中最具代表性,所以就叫“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图1 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1833-1905)

需要说明的是,丝绸之路不只有一条路,而是许多条道路交织在一起的道路网络。随着朝代更迭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旧的道路被废弃,新的道路被开辟。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有着不同的面貌,有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也有海上的丝绸之路,这就是历史上的“一带一路”

 

(图2)。

二、 早期地图中的丝绸之路

这里的早期,是指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时期地图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描述主要有两个知识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古希腊-罗马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丝绸已经通过陆路或海路到达西亚,经过地中海运到欧洲和北非各国。根据罗马人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1在其《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当中的记载,一世纪的罗马人已经狂热地迷恋着中国的丝绸,并且认为这种织物是用从树上采摘下来的原料制成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265年《普尤廷格地图》2(Tabula Peutingeriana)(图3),是根据一张公元四至五世纪地图而绘制的抄本,它描述了罗马帝国及其周边国家的道路、河流、山脉等,城市之间的连线就是当时的道路,反映当时“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这张地图的最东边,一条道路被标记着“Sera major”(大赛利亚),表明这条路就是通向丝国的首都赛利亚的丝绸之路。

图3《普佑廷格地图》 (局部)中的丝绸之路

公元二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 100-170)在他的著作《地理学》(Geographia)中总结了古罗马对中国的描述:秦尼(Sinae,即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其西与印度相邻,南临大海,海岸线向南不断延伸通向南半球的未知大陆;秦尼的北面则是想象出来的丝国(Serica),那里盛产丝绸,首都是赛利亚(Sera),国民叫做赛利斯人(Seres)。实际上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但因为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记载,让古罗马人误以为秦尼和丝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托勒密的《地理学》原作中绘制的地图已经遗失,但十五至十六世纪涌现出大量根据托勒密著作中的制图原理和坐标还原复制出的地图作品。在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哈雷专藏 (The Harley Collection)之中,就有一幅绘制在羊皮纸上的复原托勒密《世界地图》(Totius Orbis Habitabilis Brevis Descriptio)(图4)。这张地图是15世纪下半叶的抄本,在地图的右上角就分别绘出了秦尼和丝国。

图4 复原托勒密《世界地图》 (大英图书馆哈雷专藏)中的秦尼与丝国

引自Anonymous, Map of the world, Harley 7182 ff. 58v-59.

第二个来源是以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为代表的探险家游记的描述。十三世纪,蒙古人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扫清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障碍,因此涌现出许多到远东贸易的欧洲商人,马可波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这个时期的地图上出现了许多丝绸之路的地名,例如,契丹(地图中写为Cathay或Chataio)这个中国朝代的名称,其首都叫做汗八里(Chambaleth),也就是元代的大都和今天的北京;陆上丝绸之路上的西夏,蒙古人把它叫做“唐兀”(Tangut)、南方汉人的蛮子省(mangi pro)、当时海上丝路的起点泉州刺桐城(ciutat de zayton),等等。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75年卡特兰地图集(图5-6)、意大利的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收藏的约完成于1450年的毛罗世界地图(图7-8)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套地图。

图5《卡特兰地图集》 (局部)中向中国进发的驼队

图6《卡特兰地图集》(局部)中的泉州城

图7《毛罗世界地图》

图8《毛罗世界地图》(局部)中的契丹及其首都汗八里

这一阶段的地图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地名混杂,不少还绘制了传说中的各种奇人异兽。这显示出早期的丝绸之路的一个特点,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完全控制或掌握整个丝路,而必须通过一段一段地进行区域接力传递,才能完成整个行程。由于这种特点,早期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人们只能对自己熟悉的区域进行较为真实客观的描述,对遥远的彼端的了解大多依靠旧知识与道听途说来填补空白,其中不乏人们的想象和虚构。这种情况,限制了制图学的发展;反过来,又因为没有准确的地图,进一步限制了地理的发现,加上各种条件限制,也就很难真正形成全球范围的大规模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 地图中的澳门与东方航线

十四世纪中后期,蒙古帝国走向衰亡,丝绸之路再度陷入重重阻隔。但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东方游记中对中国的描述激起了欧洲人到东方贸易和传教的巨大渴望。以1415年国王若昂一世攻取休达港(Ceuta)为起点,葡萄牙人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他们沿着非洲海岸线和岛屿,一点一点向前探索未知的海洋,用了83年的时间,才将航线推进到东非的马林迪(1498年),这时他们只完成了东方航线的一半。在那里,华士古.达伽马(Vasco da Gama, 1460-1524)率领的船队得到了阿拉伯航海家马吉德的帮助,当年就顺利地横跨印度洋抵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之后,葡萄牙人只花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将航线推进至马六甲,1514年前后就已经到达珠江口附近,基本完成东方航线的开辟,前后刚好一百年。与前面的八十多年相比,后面十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不是因为葡萄牙人的知识或科技发生了突飞猛进,而是因为在这段线路上他们完全继承了阿拉伯人掌握的航线。也就是说,葡萄牙人对航线的掌握,实际上是继承了原有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把原先从中国到阿拉伯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地向西延伸和扩展,绕过了好望角,通过大西洋直接进入西欧。

这样一来,尽管葡萄牙人建立的东方航线上仍然充满了风暴、疾病、海盗等各种险阻,但它彻底改变了过去丝绸之路的格局——完成了过去需要经过多个国家接力传递才能完成的航行。同时,这条航线上的贸易比过去更加直接和高效。以葡萄牙的克拉克大帆船(葡语通常称为“Nau”)为例,一艘克拉克大帆船的载重往往超过了100吨,运力相当于一只300头骆驼的庞大商队,更不用说几百吨甚至上千吨位的大帆船。这是陆上丝绸之路根本无法比拟的。在这条葡萄牙人控制的东方航线上,澳门正是中国的始发港,因此她也就成为早期全球化以来,中国最早纳入世界城市网络的城市,在近四百年的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地图清楚地展现出葡萄牙驶向东方的过程,对于中国沿海和澳门的描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错漏到准确的演变。下面用几套最具代表性的地图来说明。

(一) 1502年坎蒂诺地图

《坎蒂诺地图》(Cantino Map)(图9)是现存最早的葡萄牙人制作的世界地图,绘制于1502年,保存在意大利摩德纳图书馆。全图采用被称为“王室样式”(Padrão Real)的葡萄牙航海图风格,由三张羊皮纸拼接而成,除了海岸线与沿岸城市外,还用写实的风格描绘了各地的城堡、人物和动植物,色彩艳丽,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图9《坎蒂诺地图》

该图描述了当时最新的地理发现,并在许多地方写有大段的注释,用来记录当地的主要物产或商品。图中在当时葡萄牙所占领的各个据点上标出绘有葡萄牙徽章的旗帜,将这些据点连接成线,就可以清晰反映出当时葡萄牙的航线。图中画出了地图完成前两年刚被发现的巴西(1500年);而非洲西侧的大西洋东岸轮廓已经相当准确,显示出葡萄牙人对这片区域非常熟悉。但非洲东侧印度洋沿岸则有些失真,印度的轮廓与比例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这是因为这时葡萄牙把航线推进到印度只有几年时间,对当地的地理状况还不熟悉。印度以东地区的描画则更加模糊,比例也明显错误——马来半岛的长度和面积都画成印度的两倍,半岛的南端画出了马六甲城,旁边有一段文字注释:此地有来自印度的货物,还有大量货物来自中国。

图10《坎蒂诺地图》(局部)中的东亚海岸线与北回归线相交处附近

地图(图10)中没有注记澳门,但记录了葡萄牙人早期对华南沿海的认识。马六甲以东的东亚沿海更是简单地画成近似直线,并留下大量的空白,表明这是一片近乎未知的区域。地图画出了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图中的东亚海岸线与北回归线相交处下方有一河口,旁边有一段文字注释表明这里是交趾支那(原文为chinacochin,后来常用cochinchina),这是十六世纪以后欧洲对越南的称呼,所以这条河应该是指越南的红河。红河外较远地方有一较大的岛屿被涂成鲜艳的红色,从对应位置推测有可能是海南岛,但图中注记的名称为“普萨岛”(ilha de pussa)。在这条海岸线的北部有一个较大的海角(图11),上面标有一个地名“Quiritiria”,并注释该地盛产丝绸、蜡、麝香、香料和各种宝石。葡萄牙大约12年后(1514年)才来到中国沿岸,因此这时对中国沿海的情况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很可能是根据东南亚人的传闻而绘制。

图11《坎蒂诺地图》(局部)中的东亚海岸线北部的巨大海角

(二) 里贝罗世界地图

里贝罗(Diogo Ribeiro, ?-1533)被认为是十六世纪初最著名的制图师,目前有5件作品存世,其中4件都是“王室样式”风格。里贝罗是葡萄牙人,他做过领航员,曾参加过达伽马1502年、阿尔布克尔克(Afonso de Albuquerque, 1453-1515)1509年前往印度的航行,并且掌握了地图绘制的知识和工艺。但在1518年,他和当时的麦哲伦等人一样离开了葡萄牙,来到西班牙为皇帝效力,直到他去世。麦哲伦的船队正是带着他所绘制的地图和罗盘、象限仪等航海仪器 ,在1519年踏上征途并成功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由于他出色的表现,里贝罗被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任命为该国印度交易所(Casa de la Contratación de las Indias)的首席制图师,他的团队所绘制的地图成为西班牙官方绘制航海图和世界地图的样板。

收藏在梵蒂冈的1529年里贝罗世界地图(图12)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大航海时代最著名的地图之一。图中的顶端和底部有两段文字,分别是:“全部已知世界的环球地图,王室制图师里贝罗1529年制作于塞维利亚”和“西班牙天主教双王和葡萄牙若昂国王根据1494年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将世界一分为二”(即所谓的“教皇子午线”)。地图绘制了西班牙的最新地理发现,包括美洲海岸线,特别是当时被称为“新西班牙”的中美洲东西海岸线,以及麦哲伦海峡等等。从非洲到印度以及巴西等地的海岸线可以明显看出,里贝罗的航海图同时也继承了葡萄牙的航海知识和发现。

图12 1529年《里贝罗世界地图》1893年复制件,收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

该图以教皇子午线为中线向两边延伸,“Mare Sinarum”(中国海,即指今天的中国南海)重复出现在地图的左右两端。图中(图13)珠江口东边的位置上用红色字注记了“cantam”(广州),广州的右下方与北回归线相交处附近标记了一个叫做“matan”的地名。早期西方地图中,绝大多数都是把澳门的地名标记在珠江口的东岸,这个位置与图中“matan”的位置吻合。在十六世纪上半叶西方人绘制的中国沿海图中,同一位置常常会出现这个“matan”的地名标记。但在十六世纪后期明确标出澳门的地图当中,“matan”这个地名都不再出现。“matan”很有可能是西方人踏上澳门这块土地之前对澳门的称呼,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明。

图13 1529年《里贝罗世界地图》梵蒂冈原图(局部)中的广州和“matan”

(三) 1560年维利乌航海图集

葡萄牙制图师维利乌(Bartolomeu Velho , ?-1568)以他绘制的星图和航海图的准确性闻名于世,目前有4套地图作品存世。这套收藏在亨廷顿图书馆的羊皮纸航海图集(图14)大约创作于1560年前后,没有署名,曾经被人认为是多拉多的作品。科尔特桑根据与维利乌署名的另一套保存在佛罗伦萨的图集进行对比,特别是该地图对日本诸岛的轮廓、以及多处细节和笔迹的分析,从而断定它是维利乌的作品。

图14 1560年维利乌航海图集中的印度以东与华南沿海图

图中珠江口右侧注记有“广州城”(cidade de cantam),和1529年《里贝罗世界地图》类似,紧挨着广州城右边的陆地上注记了一个叫做“matam”的地名。不同之处在于,本图(图15)将matam注记为“I. da matam”,即“Ilha da matam”(马坦岛)的缩写,显然是指珠江口的一个岛屿,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标记,因此写了在陆地上。而在葡萄牙早期文献当中,澳门有时候也被称作“Ilha de Macao”(澳门岛)。但这些都不能确凿证明“matan”和“macao”的关系。如要确证,还需要更多证据。珠江口外的海面上还注记了若干个岛屿的名称,例如“I. da uiniaga”(贸易岛)和“I. branca”(意为白色的岛,即大星簪)。本图绘制时,澳门已经开埠,但地图中真正出现“macao”3则要等到1570年。

图15 维利乌《寰宇图志》(局部)中珠江口右侧的“I. da matam”

(四) 1565年迭戈奥门 《寰宇图志》

迭戈奥门(Diogo Homem, 1521-1576)是葡萄牙制图世家奥门家族的成员,也是早期葡萄牙制图师当中最多产的一位,至少有23套作品存世,其中包括5套《寰宇图志》航海图集。这部收藏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的1565年《寰宇图志》(图16)绘制在羊皮纸上,共由20幅地图组成,较完整展示了从非洲东海岸到华南沿海的广大区域。

图16 迭戈澳门1565年《寰宇图志》中的印度洋与东印度群岛

地图用“CHINA”来表示中国。华南海岸线珠江口左侧注记有“R. de cantam”(珠江)和“cantam”(广州,字母“t”刚好被北回归线遮盖);右侧位置上标有“Ma_a”,第三个字母也恰好被北回归线遮盖;珠江口外则是“I. da binniaga”(贸易岛)。对于这里的“Ma_a” (图17),同一时期地图的同一位置的文字注记还有“Maco”、“Malo”、“Mato”和前面提到的“Matan”,而“l”和“t”都很可能是“c”的误写,因此这个被遮盖的字母应该是“c”,而这个地方应该就是指今天的澳门。

图17 迭戈澳门1565年《寰宇图志》中的澳门

(五) 1570年多拉多《寰宇图志》

多拉多(Fernão Vaz Dourado, c.1520 - c.1580)是出生于葡属印度的葡萄牙人,被认为是十六世纪下半叶最好的制图师之一,现有6套航海图集存世。根据科尔特桑的考证4,证据表明他长期生活在果阿,参加过航行,因此熟悉印度和东南亚的地理环境;同时他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科英布拉大学,这些经历造就了他的制图作品不仅精美,而且相对更加准确,具有很高的质量。

图18 多拉多《寰宇图志》的印度以东与华南沿海图,收藏于亨廷顿图书馆

多拉多绘制了许多套《寰宇图志》航海图集,充分利用了葡萄牙人最新获得的地理发现和知识,比较真实地描绘了东南亚及中国东南部的海岸线。保存于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1570年《寰宇图志》航海图集(图18)是多拉多作品中最精美的一套,同时还首次在绘有中国及东南亚的一张地图中,于珠江口的东岸用“macao”一词标记出澳门的名称和位置(图19)。这是目前已知第一张以“Macao”一词标记澳门的地图。

图19 多拉多1570年《寰宇图志》中的澳门

自此,澳门正式出现在西方人绘制的有关东方的地图之中,并以“Macao”的注记形式渐渐固定下来,成为十六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之前三百多年几乎所有西方人绘有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地图上必须绘制的港城。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