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思维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

编辑:玉渊谭天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3-12-15 15:25:08 共1946人阅读
文章导读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场为2024年中国经济“定调”的会议传递了哪些信号?……

来源:玉渊谭天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场为2024年中国经济“定调”的会议传递了哪些信号?经济工作将如何部署?宏观政策将向何处发力?这些,都是市场关注的问题。

在这场会议召开前后,谭主搜集了100份市场行研报告,共257056字。这些报告中,既有“中国做对了什么”的概述,也有“希望接下来做什么”的关切,当然,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谭主找到了回应市场这些关注点的表述,并从中提炼了6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思维。

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在对这100份行研报告共计近26万字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种特点在市场关注的热词中体现得很充分——对于中国经济,市场既有不少积极的预期,但也存在担忧。

2023年,世界变乱交织,外部风险前所未有。我们自身也面临着累积问题化解期、新兴动能培育期、经济转型阵痛期等叠加的问题。

复杂局面下,我们要谋事,更要谋势,要看清当下,更要看清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几句话,值得注意: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首要任务”“硬道理”“最大的政治”,直接明了,无一例外突出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及发展的紧迫感

显而易见,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的核心任务就是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就是经济发展实绩。

再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通稿全文,50次提到“发展”、21次提到“质量”,均较去年增长。

在外部环境如此复杂的当下,中国保持着自己的战略定力,这背后,正代表着一种中国的战略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告诉谭主,从内部看,我们面临经济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等多种挑战,只能靠发展解决;从外部看,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外部环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战略思维,就是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掌握主动。

保持战略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一直在全球发出“发展”这一最强有力的声音。今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是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

||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焊接作业

战略定力,也源于对自身的清晰认识。

在这些行研报告中,有一项内容被多次提及,也被市场视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底气——供应链

制造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是中国产业体系的巨大优势,这个优势保证了中国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2024年,这一优势将持续为专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提供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集成电路生产线

这让中国牢牢地抓住自己的发展权,这也是战略定力的底气。

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波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行研报告的很多内容,都表达了市场对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期望。比如希望加大对部分行业的投资,持续推进某些领域的工作——这些动词背后,都是市场期望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于是,谭主对行研报告中的动词进行了提取,结论很有意思。

一段话中,相邻的一组动词,看起来有些“矛盾”,充满了辩证思维

||加力&化解

||防范&支持

||改善&坚持

大家都能感觉到,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给出了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句话,在前几天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有提到: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读懂这句话,需要理解这里边的辩证关系——在“立”和“破”的问题上,先后顺序非常明确,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发展大局。

其实,这个顺序在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过,2022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拿能源转型作例子详细分析了“立”和“破”的辩证关系: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东海大桥风电场

我们都知道能源转型是正确方向,但在具体执行上,是先做新能源增量,还是先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在这一点上,一些地方是吃过亏的。前几年华北地区煤改气,就因为天然气不足,未立先破,出现了大冬天缺气受冻的被动局面。

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一步到位。转型,先要找到立身之本。先立后破,不仅对应能源领域,还涉及产业转型等诸多方面。

我们可以从工业的视角更加深入理解“立”和“破”的问题。

有测算表明,2020年,房地产部门(房地产服务及住宅建筑、装修、家具家电消费等相关行业)对工业总需求的直接和间接拉动在24%左右,至2023年前10个月已下滑7个百分点至17%;同期,代表经济新动能的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以新能源为主体)制造业对工业总体的拉动作用合计提升1.8个百分点至14.6%。

||集装箱码头里,一批新能源汽车正等待出口

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在衔接。

长远来看,怎么“立”?

可以注意一个细节,今年科技创新产业政策被放到了重点工作的首位。这是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过的。

这说明,“立”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既挖掘新赛道,也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从出口数据看,也很明显,今年前11月,我国手机出口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3.5%

新的动能,已经显现。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同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许多证券和市场金融机构,都在其报告中提到对明年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以及对关键领域倾斜的关注。

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程度地调节市场的盲目与短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所以,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言,前瞻性,很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相较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都有了新的提法:

财政政策由“加力提效”变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由“精准有力”变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适度”和“灵活”,对应着这次会议,提到的另一个词——跨周期

之前的会议上,多提的是“逆周期”,这一次“跨周期”和“逆周期”一起出现。市场分析师王青说了他的理解:

经济运行会有向上走和向下走的周期,这是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如果放任这样的趋势,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而宏观政策的意义,就是要熨平波动,比如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就要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这就是典型的逆周期操作

但逆周期调节不能力度太大,不能搞大水漫灌,要兼顾长远,不能留下通胀或金融风险,这就要考虑“跨周期”,这就要求我们的宏观政策足够精准。

不仅看短周期,还要考虑跨周期的后续影响,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不少表述,背后都体现了前瞻性的思考: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今年在杭州举行

钱,要花在引领经济高质量转型的方向上,这也是宏观政策前瞻性的特点所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有一个新提法: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这反映了货币政策目标开始更多地关注价格。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不好,要使物价保持在温和、适度水平。

货币政策如何促进CPI和PPI合理上行、推动经济温和扩张,更加需要前瞻性地谋划和考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这三对统筹,是经济工作方法论的要求。

如何确保工作有实效?同样需要统筹考虑。这也回应了市场行研报告里的关切点——政策落地的情况。

影响政策实效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情况,叫“部门本位”——基于行业或是部门出台的政策,与一些其他的政策抵触,存在“政策打架”的情况。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了这样一句话:

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政策与政策。近几年,非经济性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如果这些非经济政策与宏观政策不能保持协调一致,那么就有可能削弱市场主体的信心,降低市场主体的支出意愿,进而导致宏观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

二是统筹政策与解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曾多次呼吁,要把政策的解读,放到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表示,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是提振信心。信心取决于预期,而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受舆论环境的影响。

前不久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提到,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董煜表示,这样的表述,意味着我们更重视预期管理

谭主曾经讲过预期相关的话题。今年以来,外媒利用中国发布经济数据的节点,通过数据发布前抬高调门,发布后称数据“不及预期”的方式来唱衰中国经济。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政策发布后的解读,把宏观政策的效果更好统一到预期管理的轨道上。

当宏观政策发布后,我们要更加主动地与市场沟通,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政府决策部门、相关智库、专家、媒体要及时把政策解释给市场,如果不沟通,市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读

每次政策、数据的发布,都是一次经济发展话语权博弈的节点,西方媒体、智库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形势,其中部分媒体总盯着这些节点意图唱衰中国经济,如果我们不及时去把握主动,则有可能被西方带偏预期,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都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需要统筹考虑。

房地产,几乎是每份行研报告都会提到的内容。

事实上,房地产也是今年一些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主要抓手——外媒意图营造中国要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叙事。

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守住”,意味着底线思维,也就是要未雨绸缪,使风险在萌芽阶段得到化解,绝不让风险扩大化,牢牢把握主动权。

房地产行业体量大、链条长、影响广,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怎么把握主动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方法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解释,房地产行业处于转型调整期,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变在哪里?董建国分享了当前的特点:

从结构上分析,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从增量拉动为主转向存量带动为主。二手房交易占比提高,对水泥、钢铁、建材等上游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但能够带动家具、家电、家装等下游产业发展。存量住房运营能够带动中介、租赁、物业行业发展,房地产业作为服务业的特征更加明显。

谭主了解到,当前,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新模式的构建也越来越明朗。

||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客户服务中心

途径,正是会上提到的“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这其中: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终是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是,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关键是,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

不难看出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思路:

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改善性住房需求,最终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实际上,产值规模大,并不天然地意味着问题本身难解甚至无解。

在房地产及房地产带来的一些问题上,我们守底线,但绝不是对局面和问题的被动应对,而是主动破题,向发展求解——发展不停,解决问题的步伐就不会停。

俗话说得好,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行研报告中,也有不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担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这样一句话: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一盘棋,各个地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目前发展走在前面的地区,尤其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带动作用。这讲的是未来干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思维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债务低风险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能看出来,经济大省的担当绝不仅仅是贡献经济增长,也是防范风险,兜住底线,更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积极探索。

12月1日,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中心”的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中心,意味着发展势能的最大集聚。

以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考察过的长三角地区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达22万亿元,以4%的国土面积、近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而今年在外贸备受外部环境冲击和压力的情况下,上半年光是上海口岸出口的“新三样”,就占到了全国的46.4%

||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上海洋山港

2022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除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指数位列前三外,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总指数高于城市群均值。中心城市在带动高质量发展上的能量,还在不断释放。

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很重要,每一个位置都非常关键,而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每一滴水奔涌的方向,将汇成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浪潮。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